數月間,美國將貿易威脅從言語化為行動。特朗普政府宣布分別自7月6日和8月23日起對34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為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國政府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宣布對同等金額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征同等比率的關稅,并與美方同步實施。
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對華發出貿易威脅,導致中國在美投資額從460億美元驟減至290億美元。美國挑起貿易戰以來,2018年中國在美投資形勢同樣不樂觀。
諷刺的是,美國挑起貿易戰產生的附帶影響將重創美國。歷史上,發達經濟體因其生產力和附加值更高,在國際貿易中往往享有服務順差但存在商品逆差。美中貿易關系也不例外。
美國享有對華服務貿易順差
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美國對華出口商品總額為1300億美元,進口商品總額為5060億美元。因此,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超過3750億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2016年美國對華出口服務總額為5400億美元,進口服務總額為1600億美元。可以算出,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順差高達3800億美元。
由于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遠遠多于美國出口中國的商品,迄今為止,中國出臺的關稅反制措施涉及的美國進口商品占到美國對華全部出口商品的85%,而美國出臺的加征關稅措施涉及的中國進口商品僅占中國對美全部出口商品的一半。所以,隨著貿易沖突從商品關稅轉向服務領域的非關稅措施,中國很可能瞄準美國的服務行業。并且,中國不會是第一個這么做的國家。
幾周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向德國和歐盟發難,德國總理默克爾犀利地指出美國正在誤導眾人,企圖讓大家只關注商品貿易,實際上,美國對歐盟商品貿易隨存在逆差,但在服務貿易領域卻享有順差。與其他歐盟國家領導人一道,默克爾支持對美國跨國公司,譬如亞馬遜、“臉譜網”(Facebook)和谷歌,征收“數字稅”。
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爭可能會削弱美國戰后最重要的競爭優勢——高附加值、高利潤的服務產業,從科技業到制藥業,或無一幸免。
美中地方合作已開花結果
自2001年以來,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順差增加了9倍。得克薩斯州休斯頓市是其中的主要受益者。去年秋天,休斯頓市長西爾維斯特?特納帶領商貿代表團訪華,出訪成員包括能源企業高管、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內科醫生、醫學研究人員和企業家等。此次出訪促成了很多合作項目,包括一個建立在休斯頓出口的技術和咨詢服務基礎之上的醫療中心。
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游客在美國商業、醫療服務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型企業在美國支付知識產權許可費和版稅。然而在得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危及耗時數年才建成的大型項目。
隨著附帶損害的擴大,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如果美國的大都會中心將遭受重創,美國各州面臨的風險更是高得多。去年,加利福尼亞州對華貿易總額達到1700億美元,涉及電動汽車、發動機、汽車配件和鋁制品等?!百Q易戰太愚蠢了,”加州州長杰里?布朗警告稱。在美國各州中,加州面臨高達16億美元的預算赤字,如若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愈演愈烈,加州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美國所有行業都會受到打擊
然而,這可能只是開始。如果貿易戰從商品領域蔓延至服務領域,不論是硅谷抑或好萊塢都無法獨善其身。
特朗普政府增加了貿易戰的籌碼,同時也在危及對中國和其他“赤字目標”的服務貿易順差。特朗普的夢想是在貿易戰中擊敗中國,然后利用“示范效應”強迫其他國家——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韓國——向美國下跪。這是白宮的最終目標:首先“震懾”其貿易競爭對手,然后在談判中爭取符合美國利益的“最佳條款”,也就是“美國優先”。
不過,白宮嚴重低估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民的韌性。此外,美國對其在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的伙伴發動貿易戰,并不是原則問題,而是時間問題。
(本文作者為咨詢公司“區別集團”創始人、美國印中美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新加坡歐盟中心訪問學者丹?施泰因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