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在八達嶺長城。 |
鄧小平有一句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經濟體制能夠奏效,就是好的經濟體制。早在中國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之前,鄧小平就說過這句話,而這些話后來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同義詞。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時,我只有10歲,并不清楚這些經濟理論的含義。實際上,我認為很少有人明白這對中國意味著什么。然而,鄧小平很清楚,并且歷史也證明了他是一位具有經濟治遠見的偉人。
從記事起,我就對中國很感興趣。雖然我的家人與中國并無關聯,但我的母親卻很有“遠見”,早早為我到訪中國做起了“準備”。比如,她有時候會做上一盤美味的炒飯,然后拿出幾雙烏木筷子,讓我們用筷子吃炒飯。我家里還掛有一幅中國國畫,配文出自唐朝詩人羅隱的詩作《牡丹花》,“若教解語應傾國”。
雖然我很難理解歷史悠久但生機勃勃的中國文化,但我能清楚地看到中國自1978年以來發生的巨變。1991年初,我首次到訪中國,當時的所見所聞與現在形成強烈的對比,這讓我深刻地理解了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
可以說,我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首訪中國。我的第一站是香港,那里的繁華熙攘令我印象深刻;隨后,我乘火車去往深圳經濟特區,看到整座城市發展欣欣向榮,香港未來的競爭對手正在逐漸成形;離開深圳后,我乘火車去廣州,火車站外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者讓我吃了一驚;最后,我乘火車繼續北上,跨過長江、黃河,抵達北京。當時,北京的經濟氛圍與南方相差很大。
在北京,我爬了長城、去了天安門廣場,在充滿生活氣息的胡同里閑逛。不過那個時候,外國游客清楚地知道他們只是外來者。我們外國人要買東西只能用“外匯券”,就連景點門票價格也“內外有別”,北京的友誼商店僅面向外國人開放。而如今,不論來自哪個國家,所有人在中國都可以使用微信或銀聯,景點門票價格“一視同仁”,現代商超遍布城市各個角落,電子商務的發展更是讓購物變得更加便捷。
我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上下班高峰期北京街頭出現的自行車潮,再加上公交車、出租車和人力車,便構成了整座城市的交通網。現在,中國城市的街頭滿是私家車,高架、地鐵、輕軌和高鐵,讓城市各個角落、城市與城市之間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的高鐵網絡在更大范圍內鋪展開來。
過去6年,我住在寧波和重慶,親眼見證了中國更多的巨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中國的商業版圖進一步擴展、全球影響力極大提升。對于中國人民而言,這意味著什么呢?在我看來,這意味著一個詞,“自由”。賺錢的自由、選擇的自由、漫游的自由。
中國尋求在國際社會建立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中國人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我很好奇,鄧小平的愿景是否延伸到如此之遠?也許我們可以說:“這只貓很會抓老鼠!”
(本文作者為馬克?巴克爾,1991年首次赴中國旅游,后來多次訪華,足跡遍布半個中國。2012年,他和妻子在中國定居,先后在浙江、重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