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中國技師在幾內亞教當地員工翻修駁船設施。[圖片由Shi Jiamin提供] |
“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涉及三大洲,影響著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該項目涵蓋的航線遠至非洲之角,包括肯尼亞、索馬里和吉布提海岸線。從地理位置來看,非洲之角是“一帶一路”項目通往非洲的門戶。中國在2009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總貿易額達910億美元,從這點上說,“一帶一路”倡議的出現正當其時。
該倡議是縮小非洲在快速運輸方面的差距的重要契機。通過該項目,中國為非洲各地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配置財政資源。吉布提至亞的斯亞貝巴鐵路和內羅畢至蒙巴薩高速公路便是中非合作進行非洲開發的兩個成功范例。
幾內亞坐落在大西洋沿岸,海岸線綿延長達300公里,這為與中國建立多方面的伙伴關系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成了中國在非貿易的新走廊。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之后,西非的幾內亞也可以成為中非順利成功合作的典范。幾內亞是歷史上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幾內亞總統Ahmed Sekou是毛澤東主席接待過的首批非洲國家領導人之一,受到了至高無上的禮遇。
歷史上,幾內亞和中國很早便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合作。上世紀末,兩國間的貿易蓬勃發展,2006年中國商品進口量達到1.75億美元。自2010年起,在Sekhoutereya宮安頓下來的的新幾內亞當局,在孔戴總統的領導下,想重點發展幾中合作來應對若干挑戰。首先是能源。在過去八年中,幾內亞與中國合作開工修建了許多水壩,其中的卡雷塔大壩已于2015年完工,建造成本為4.4億美元,75%由中國出資。耗資13億美元的蘇阿皮蒂水電站大壩中國出資85%。而中國作股東的阿馬里亞大壩也舉行了奠基儀式。能源方面的成就主要歸功于中國與幾內亞在具體領域的合作。
在交通領域,中國支持重建橫跨非洲的國際運輸路線,以便讓更多的中國產品快速打入非洲市場,振興非洲各地的鄉村經濟。幾內亞與中國合作推出了年內規模最大的道路建設項目之一便是首屈一指的國道建設項目。中國路橋建設公司承諾在33個月內完成這條總長357公里的重要通道。這條公路將通往馬里首都巴馬科,建成后將大大改善幾內亞國內的貨物運輸狀況。
“一帶一路”計劃是2017年9月5日在幾內亞和中國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幾內亞政府簽下的規模最為宏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而這個價值200億美元的項目融資協議對幾內亞來說也是一個世紀性的協議。
作者Keita Moussa是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