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在2013年啟動之初,許多國家都對此持謹慎態度。但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型運輸和物流項目的逐步實施,當年持謹慎態度的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期盼投身這一倡議。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一種威脅,而是一劑促進經濟增長的良方。
這一倡議的提出者習近平主席希望通過對話建立伙伴關系,不搞對抗,也不搞聯盟,而是用友誼連接彼此。這與“非友即敵”的外交政策原則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一不合時宜的地緣政治策略仍為一些國家所采用。
今天,中國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系,中國拒絕卷入其他國家的領土爭端,并支持基于《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來解決領土沖突。中國的這一外交政策原則也適用于南高加索地區,包括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
由此,絲綢之路經濟帶也走進了阿塞拜疆。今天,“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在歐洲、俄羅斯、中亞和東南亞順利實施,南高加索地區也是受惠者之一。作為歐洲國家以及俄羅斯和中國在南高加索地區的重要紐帶,阿塞拜疆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員。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4月,阿塞拜疆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始國之一,同年7月,阿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對話伙伴國。2015年12月,在阿塞拜疆共和國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關于合作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諒解備忘錄。
阿塞拜疆可以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什么?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阿塞拜疆可以為中國帶來什么?
第一個項目是2017年10月30日投入使用的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這條鐵路在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的路線之一基礎上修建,旨在將跨歐和泛亞兩大鐵路網連為一體。一方面,該項目對中亞地區吸引力十足:它極大地方便了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與歐洲和世界市場的聯通。另一方面,該條鐵路也為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提供了便利。隨著中國國內產能提升,中國政府樂于看到其國內商品更多地銷往歐洲,并尋找替代路線。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便可能成為替代路線之一。第二個項目是巴庫國際海上貿易港。今天,根據阿利耶夫總統的指示,位于巴庫國際海上貿易港境內的一個自由貿易區正在建設當中,這對于阿塞拜疆成長為國際交通樞紐具有特殊意義。隨著中國將阿塞拜疆看作是該地區重要的運輸和物流中心,上述項目將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
中國是阿塞拜疆進口產品的主要來源國之一,阿塞拜疆重視與中國的合作,并樂意深化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合作。中國公司在阿塞拜疆的投資總額約8億美元,兩國合作前景良好,經濟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例如,1992年雙邊貿易額僅為150萬美元。但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達到13億美元,增加了800多倍。全年出口增長63.75%,達到4.438億美元,進口增長21.4%,達到8.545億美元。
去年,阿塞拜疆向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化學品、燃料和塑料。阿塞拜疆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及零配件、車輛和零配件、服裝、陶瓷制品和家居用品。中阿兩國間貿易合作正呈現出積極態勢。今年,阿塞拜疆和中國簽署了商品出口協議,并在中國的烏魯木齊開設了酒莊。這些進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兩國之間的貿易將繼續增長。根據阿塞拜疆國家海關委員會的最新數據,上半年兩國貿易額已超過6.16億美元。
總之,我認為盡管彼此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遙遠,但阿塞拜疆與中國關系前景一片光明。首先,兩國都希望在雙邊乃至多邊層面上繼續合作。其次,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以外,阿塞拜疆在能源合作領域對中國也具有吸引力。第三,阿塞拜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在穩步提升。
作者是歐亞-阿塞拜疆國際專家俱樂部主任和阿塞拜疆通訊社 Vzglyad.az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