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政策的制定者們是不是在夢游?他們似乎還活在過去的輝煌中,而殊不知這種臆想正在把美國一步步拖入毀滅的深淵。
美國的媒體和政界總是把心思花在美國制造的不必要的美中交鋒上,并為之爭論不休,他們依舊停留在長達50年美蘇對峙的冷戰思維中。但是,沒有什么要比自我陶醉在歷史回憶中,然后試圖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的完全不同的形勢下盲目套用同樣的技倆更為危險和更具自毀性的了。
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倒還沒有盲目和愚蠢透頂,他們當然意識到中國是個正在迅速崛起的全球超級大國,也清楚地看到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的這一事實,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的工業基礎要比美國更加龐大,中國與世界其它地區的貿易表現也蒸蒸日上成績斐然。然而,美國沒有為這些巨大成就而喝彩,沒有努力去解決源于國內愚蠢短視的政治決定所導致的結構性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突出問題,相反,美國政界和權威人士卻更喜歡將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失敗歸咎于他人。他們幻想著像20世紀下半對待蘇聯那樣,在全球舞臺上對抗和遏制中國。
但是,現今的形勢已經今非昔比。在蘇聯時代,美國從沒有在經濟上與蘇聯有過多的交集,在金融上也沒有依賴于蘇聯。這兩個20世紀的超級大國運行著截然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系,各自為政,相互獨立。相比之下,21世紀的世界卻是一體化的。過去30年來,美國國內經濟一直非常依賴中國的工業進口來防止通貨膨脹,而中國現在持有的美國國債則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一再挑釁中國,并通過對中國商品強加數千億美元的進口配額和關稅來引發經濟沖突是自殺式和極其愚蠢的。
此外,在冷戰期間,美國還能把自己標榜成促進全球和平與穩定的溫和、務實和負責任的大國。在當時,蘇聯被視為引發世界各地革命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美國則支持并與各個民主國家和獨裁國家建立了聯盟。然而,今天,美國成了全球各國眼中的那個不按規則出牌的具有危險思維傾向的動蕩制造者,總是試圖破壞它看不順眼的國家的穩定。
當前,發展中國家都對“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項目帶來的和平和建設性的中國投資和發展機遇翹首以盼。中國沒有作出任何專橫和破壞性的政治判斷,而是與世界各國政府以一種和平和具有建設性的方式共同努力來打造持久的共同繁榮。
在當前新形勢下的21世紀,美國對中國發動新“冷戰”只會孤立和傷及自身。
歷史上,因為沒有認清時勢而冒天下之大不韙最終導致衰敗的世界大國數不勝數,它們的企圖總是適得其反,結局悲慘。美國領導人試圖躲進 “輝煌”冷戰戰績的記憶中,用對付20世紀莫斯科的手段來對付21世紀的北京,只會落得同樣的下場。問題不僅限于共和黨的特朗普政府:國會中的民主黨人也是一樣的思路。因此無論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如何,美國目前這種威脅性的政治和經濟姿態都不太可能有所改善。
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都已經不同。如果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政界人士和權威人士能夠拋棄他們空洞的恐嚇和虛張聲勢的威脅,牢記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教誨,重復和重溫過去的輝煌是不可能的,那么或許他們的結局會有所不同。
作者馬丁·斯夫是美利堅大學俄羅斯分校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