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致力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突出問題,并傳播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因此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有才之士,并倡導多樣化和團結一心的文化理念。聯合國員工的背景多種多樣,我也因此有機會與許多中國同事共事,聽取他們工作中的那些振奮人心的故事。
聯合國在全球各地的事務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除了紐約市的總部以外,聯合國在飽受貧困、沖突、氣候變化和不平等等不同問題所困擾的發展中國家還設有數百個辦事處,而可持續發展戰略則可以提供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兢兢業業的中國員工的身影。
中國的維和部隊以其英勇和對世界和平的奉獻精神而著稱。自1988年以來,約有22000名中國維和人員被派駐到非洲、東南亞、中東和加勒比地區。他們牢記聯合國的藍盔精神,修建道路和橋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保障當地居民的安全。雖然有17名中國戰士在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但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忠誠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還有許多中國工作人員奮斗在人道主義救援的第一線,在受災地區提供食物、住所和醫療服務來挽救生命。在2017年中期,緬甸若開邦的暴力事件致使許多人流離失所。時任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印度尼西亞地區副主任的劉大庚(音譯)被任命為緬甸應急協調員,負責指揮應對行動。劉大庚沒想到,他在2004年到2008年間曾工作過的美麗國度再次遭受暴力襲擊。但是來不及感傷,劉大庚和他的團隊立即開始分析形勢并制定行動計劃。他們最終獲準進入孟都的兩個食品分發點。截至12月28日,援助的糧食已經送到了若開邦北部的25600人以及若開邦中部的102600人的手上,其中包括5006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劉大庚是聯合國眾多不顧自身安全為有需要的人們奔波忙碌的中國籍工作人員的生動例子。
聯合國的中國辦事處與其它地區的情況則有所不同。2016年10月我移居北京,擔任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在我們的450多名同事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他們在聯合國系統內的24個駐華機構和計劃署工作,幫助中國提高解決國內問題的能力,并向發展中國家推廣中國的最佳實踐、發展經驗和技術。
在我看來,中國員工友好熱情,并十分務實。他們互幫互助,尊重文化差異,精力充沛,且歡迎創意;他們忠于組織,忠于我們的使命。他們的才能和對創新的開明態度已成為我們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葛云燕(音譯)自1982年起便一直供職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區。從初級員工開始,葛云燕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漸掌握了全面的技能,足以勝任行動機構的不同崗位。她的服務、奉獻精神和忠誠確保了該機構始終順利運作。
我也很高興看到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聯合國的大家庭。王子軒(音譯)是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今年年初加入我的辦公室。她曾在牛津大學主修婦女問題研究,現在已經成了我辦公室的性別課題聯絡人。她對聯合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解決全球議程中的性別平等問題的堅定信念,激勵著她在聯合國機構內任職的日日夜夜。
青年肩負著世界的現在和未來。我很高興地看到,如今的年輕一代對國際事務充滿了熱情,并樂于承擔起全球治理的責任。我希望年輕人能夠擱置分歧、以包容的姿態將自己定位為具有責任心的地球公民的一員。如果您也是一名有責任心的年輕的地球公民,歡迎加入聯合國。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作者Nicholas Rosellini是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和開發計劃署的駐地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