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標志著中國進入開放新階段,中國與全球各地的多邊貿易將有望增強,同時多個致力于推動世界發展的機構以及政經協議的作用將有所提升。習近平主席周一上午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道:“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
在多位國家領導人、全球權威機構和企業家面前,習主席強調了中國此次擔任進博會這一貿易和商業平臺主辦方的重要意義不僅僅關乎中國人民。進博會是中國首個進口展會,它以一種創新性和積極的方式促進全球商務合作,推廣新型商業模式和聯絡方式。因此,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機構都是該博覽會的擁護者。
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更加適合擔任進博會的主辦方了。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經濟結構完成了華麗轉身,從一個農業國家變為全球貿易大國,直至崛起為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長的30%以上都來自于中國。這不僅僅意味著大規模城市化和人民收入大大幅增加,同時也為中國的貿易伙伴帶來了機遇。正如習主席所說,服務業將成為本時期的重要贏家。在談到中國時,習主席強調了國內的醫療和教育服務需求,這是對投資者的客觀建議。中國消費者也樂意購買世界一流的產品,而這一市場大致覆蓋近14億人口。
習主席客觀分析了當前世界的經濟形勢,就全球經濟所面臨的挑戰該如何應對的問題,習主席強調必須增強創新,堅持多邊主義,為人類打造一個更加美好和共享化的未來。他提及了金磚五國和二十國集團等若干多邊機制,恰好這兩個組織巴西都有參與。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進博會是巴西的寶貴機會。中國自2009年起成為巴西的最大貿易伙伴,但中國消費者對巴西的品牌卻知之甚少。部分因為兩國間長期的地理和文化差異,部分因為在巴西的商業文化中,對國內市場和南美鄰國的舉措過于依賴,同時還受到美國的少許影響和歐盟的較大影響,因此巴西企業很少涉足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
進博會及其巨大的規模激發了巴西企業的活力和信心,在一個有利的商業環境中,企業能夠與當地合作伙伴直接交流。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次博覽會也是一場具有標桿作用的盛大舞臺和機遇。不同國家、協會和企業家都可以互相交流見解和經驗、拓展人脈、學習知識甚至開拓新業務。而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是,習主席宣布該博覽會將每年舉辦。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更加共享化的世界。
Janaína Camara da Silveira是Radar China中巴關系分析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