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9日電(記者 鄭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在3月9日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軍民核動力是國家意志的重要體現,因此設立核動力國家實驗室是國家使命牽引的必然。
核動力領域事關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涉及專業學科范圍廣,技術含量高,對國家經濟和行業發展具有顯著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是國家戰略性高新技術領域,羅琦表示。
他認為,核動力技術是一個復雜的技術體系,涉及學科范圍廣、交叉多、綜合集成度高,是高科技領域的代表。通過建立軍民核動力國家實驗室,可以更好地集中資源,聚集一批國內外多專業、高水平的人才,持續、高強度開展核動力及相關技術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發和協同創新,提高我國核動力技術水平,搶占軍民核動力領域的科技創新制高點,同時將大大促進國內相關領域發展,引領我國相關科技的整體快速進步。因此,“核動力國家實驗室是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促進協同創新攻關的重要載體。”
與此同時,核動力技術是一個研發周期長、投資成本高、研發風險大的領域。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核動力領域加快了追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腳步。“通過50多年的積淀,我國逐步形成核動力的自主研發能力,組建了國防科技工業核動力創新中心、核動力相關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研發平臺,擁有了眾多大型研究基礎設施,培養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形成了大量的軍民核動力科研成果,趕超并引領國際核動力技術發展、掌握國際核電市場話語權的時代即將來臨。”羅琦這樣總結我國多年來在核動力研發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
“在核動力領域充分利用已經相對成熟的研發平臺、設施設備和人才隊伍,設立軍民核動力國家實驗室時機已經成熟,” 羅琦表示。
(編輯:潘一僑 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