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任瑞恩黃河)慶祝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周年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研討會2日在北京舉行。與會中外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產能領域合作為開創上合組織發展新格局提供了歷史機遇和強勁動力。
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長程國平說,15年來在各成員國共同努力下,上合組織在政治、經濟、安全、人文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如今上合組織已成為中亞地區穩定的重要支柱和多邊經濟合作的助推器。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和產能合作得到了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和其它有關國家的積極響應,為各國實現“共建、共享、共贏”創造了新契機。
上合組織副秘書長王開文指出,當前各成員國正加緊落實本國發展戰略同“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一個“政策銜接、產業互補、協同發展”的嶄新格局正在形成。他相信,隨著上合組織的蓬勃發展,該組織在地區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將不斷提升。
哈薩克斯坦駐華公使銜參贊耶里克·阿西莫夫表示,上合組織在不斷發展壯大和各方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深化務實合作面臨新的有利條件。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戰略旨在推動本國同外部世界的互聯互通,這與“一帶一路”戰略十分契合。
他同時認為,產能合作為中哈兩國在雙邊和上合組織框架內深化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并且直觀體現了兩國經濟合作不僅局限于油氣和其它資源領域,還涉及到基礎設施、農業、科技等諸多方面。這種合作不僅惠及中方,也為哈方在創造就業崗位、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俄羅斯駐上合組織秘書處常任代表申承赫表示,俄致力于推動歐亞經濟共同體建設同“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對接。他同時強調,安全問題仍是本地區面臨的嚴峻挑戰,上合組織需繼續在打擊毒品犯罪和“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方面加強合作,為保障本地區國家的戰略實施和經濟繁榮創造條件。
上合組織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現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6個成員國,另有6個觀察員國和6個對話伙伴國。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于2006年3月30日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整合中國國內智力資源,加強對上合組織的理論、戰略、對策和動態研究,并同其它成員國專家學者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