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chuàng)新之路、文明之路。
筆者認為,習主席倡議將“一帶一路”建成通往世界“和平、繁榮、開放、創(chuàng)新、文明”的“五個之路”,不僅與中國“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相符合,而且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人民指明了方向,這在世界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今世界,人類社會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經濟全球化煥發(fā)出強大的生產潛力,各國互相聯系更加緊密,新一輪技術產業(yè)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當今世界也是一個挑戰(zhàn)頻發(fā)的世界。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陰霾仍在,貿易投資低迷不振,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新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面臨新的挑戰(zhàn),開放繁榮的全球治理面臨威脅。正如習主席指出的,“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冶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
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說是“大任于斯”,應運而生。所取得的豐碩建設成果已充分證明,將“一帶一路”建成通往美好未來“五個之路”的倡議為應對當前世界“三大赤字”嚴峻挑戰(zhàn)提供了“合作共贏”的治理方案。
方案的實施需要條件,和平是發(fā)展的前提,發(fā)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和時興,戰(zhàn)時衰,“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huán)境;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秉持“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化理念,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才能構建廣泛的全球利益共同體。
總之,習主席倡議將“一帶一路”建成通往美好未來的“五個之路”,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的破解“三大赤字”難題的方案,是中國首創(chuàng)也是世界機遇,應當為世界所共享。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必將為引領新型全球化治理和振興世界經濟注入強大動能。(作者系外交學會理事張其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