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經常講,現在出海就放兩個東西,第一放媽祖,第二放北斗,要拜就拜兩個,可見北斗對他們有多重要。”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6月16日發布。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 北斗系統可用性指標已經達到99.996%。總體計劃目標是在2018年前后發射18顆左右的衛星,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左右要完成全球系統建設。
北斗有多牛?
首先,來認識一下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當前,全世界被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供應商只有美國的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中國北斗、歐洲伽利略這四款,其中實現正式運行的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
北斗已經走在了歐洲伽利略的前面。而與GPS相比,北斗的在軌高度比GPS高1.8倍,因此其接收機的信號盲角比GPS小,通訊覆蓋率更高,精度也更高, 在2020年北斗完成全球組網后,其定位精度將達到驚人的亞米級,成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導航衛星系統,這一點今天的GPS也難以匹敵。“ 如果用這個高精度應用服務約車,我們就不需要靠電話來喊最后一百米、最后十米,這個車可以直接開到你的腳底下。”冉承其說。
“自2012年北斗系統提供區域服務以來,系統持續穩定運行,完全滿足指標要求,定位精度優于10米。”冉承其說,從定位精度來看,在北京、烏魯木齊、西安等重點地區,北斗的定位精度已經優于5米,在低緯度如泰國等地區的精度也優于5米。
“北斗系統有獨具特色的技術體制。”冉承其說,比如國際首創由地球靜止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中圓地球軌道3種軌道衛星構建的混合星座;國際首創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差分增強融合技術體制;提供多頻點導航信號和短報文通信特色服務。
北斗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北斗不止高大上,也很接地氣,它也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
比如在車聯網上,北斗可以解決車輛安全情況報告,減少空載率。在船聯網上,可以實現應急救援、災情預報、天氣預報。在物聯網上,實現了產品追溯、食品安全監管等。在人聯網方面,可以幫助關愛、看護老人、小孩等等。
發布會上,冉承其展示了自己佩戴的一塊北斗時空手表。“這塊手表看似簡單,卻可以直接接收北斗衛星導航信號,時間精度非常高,可以達到50納秒,應該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手表。它還可以定位、導航,還有計步器等其他功能,產品目前已進入市場。”冉承其說。
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已在高精度應用行業占領了中國主流市場。去年北斗高精度板卡超過了12萬片,天線是50萬支,分別占國內30%和90%的市場。 今年一季度,在中國境內出貨的智能手機,使用北斗芯片的超過30%。
海上應用也是北斗的最重要方向之一。北斗系統可以快速進行位置報告,同時具備短報文服務,這在移動通信不健全、不發達的地區,優勢特別明顯。 目前中國已經在沿海的4萬多條漁船上都裝了北斗的應用終端,可以跟手機進行并網運行,大大解決漁民海上通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