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檢驗檢疫局開展質量技術基礎建設服務示范工程行動,做好“福建省鞋類舒適性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中國質造 莆田好鞋”工作,開展“福建省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國家質量技術基礎設施“走出去”,依靠質量技術基礎助推中國制造2025,取得了明顯成效。
福建檢驗檢疫局探索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服務示范,積極做好“福建省鞋類舒適性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該平臺開建兩年來,已初步形成以“四大質量技術基礎”為核心的“一站式”科技研發和服務機制。在技術研發方面,形成了從腳型測量、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和分析、到成鞋設計等一體化研發設計能力,為相關鞋企試制樣鞋,進行舒適性測試,提升產品的舒適性能。新承擔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論文1篇。在標準研制方面,提出鞋類鞋材相關國際標準草案4項,目前1項已獲國際皮革化學家和工藝師協會聯合會(IULTCS)立項,2項鞋類鞋材SN標準、3項地方標準獲批立項。在服務企業技術能力方面,建立了足底及鞋內壓力測試分析系統,為鞋企提供鞋類舒適性測試評價服務,搭建了鞋類舒適性領域的信息服務平臺、鞋類技術創新的交流和服務平臺,在福建省制鞋業的技術創新、信息收集、學術交流和技術培訓方面發揮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成果應用方面,組建了“福建中檢科消費品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面向轄區輕工紡織企業開展鞋類、紡織品等消費品的安全、衛生、環保項目的方法開發、檢測、認證等工作。
福建檢驗檢疫局全力推進“中國質造 莆田好鞋”工作,持續做好《莆田好鞋》團體標準編制工作,已發布實施了《莆田好鞋》等4個團體標準,完成了《皮鞋》團體標準擬制工作。實行標研聯動,申報質檢總局科研項目《出口鞋類質量安全示范區團體標準的研究及應用》并獲得立項。同時聯合莆田、成都、溫州鞋類質量安全示范區,研究示范區團體標準的制定程序和管理辦法,提出適應市場和可持續發展的團體標準推廣應用模式。該局還通過電商平臺推進“中國質造莆田好鞋”質量提升活動,通過“阿里巴巴”平臺擴大團體標準應用,截止目前已在“阿里巴巴”網站舉辦3期相應線上推廣活動,“中國質造 莆田好鞋”專項年銷售額達40萬雙。
福建檢驗檢疫局積極開展“福建省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打擊假冒偽劣,加強地區品牌和特色產品保護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該平臺圍繞福建茶葉產業發展,開展“烏龍茶品種DNA身份溯源鑒定體系構建”等多項開放課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在技術服務方面,該平臺積極為食品生產企業集群地免費舉辦食品檢測技術培訓班,促進企業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同時,為10家代表性企業制作質量安全風險分析及質量安全保障計劃,進一步夯實福建相關產業質量技術基礎。在推進產業升級發展方面,該局充分利用平臺推進服務產業集群和產業發展,與東山、詔安等地合作建設“富硒農產品檢測中心”,通過食品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咨詢、培訓、研討活動。
為推動國家質量技術基礎設施“走出去”。福建檢驗檢疫局全力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標準聯通。與福建省質監局合作建成“福建省檢驗檢疫標準信息共享系統”,提供標準全文數據6萬余條,為進出口企業及檢驗檢疫業務人員開辟便捷的標準查詢、購買渠道,目前該系統已經開始調試。該局與轄區蛋制品、奶粉等企業洽談國際標準申報工作合作意向,初步確定與蛋制品相關企業申報國際標準的標準專業、申報方向,掌握了基本申報程序,確定了基本合作分工,建設、完善推動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工作等相關程序規范要求,擬制《福建檢驗檢疫局推進企業制修訂國際標準工作規范(試行)》。
福建檢驗檢疫局依靠質量技術基礎助推中國制造2025,開展“同線同標同質”專題活動,組織出口企業 開展“同線同標同質”活動,助力優秀出口企業產品內銷,擴大社會影響,助推供給側改革,目前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已有30家出口企業參加該活動。該局配合國家認監委、中國人民大學“三同”課題調研組,對福清光陽蛋業公司進行現場調研,并組織地方政府、企業共同對“三同”工程進行座談,營造氛圍。同時,全面摸底轄區“三同”企業入駐大型超市情況,計劃組織企業入駐線下超市平臺,推動企業產品與市場對接。(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