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預測,如果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國內增長和海外經濟活動繼續保持當前速度,到2030年,中國能源需求將翻一番。因此外界普遍推測,中國將是購買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簡稱阿美公司)5%股份的主要競標者,該公司為了保證未來自身的能源安全而出售股份。
過去兩年,中國一直增加從世界第四大石油儲藏國伊朗的石油進口。中國石油進口有55%來自中東和北非地區。一些觀察家認為,按照目前消耗水平,中國有可能在未來15年內耗盡本國能源,假設這一預測成真,中國為了其能源安全,將更依賴這些地區依賴,因此,中國將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政策穩定與安全的投入。
中國與中東地區關系的深化也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同時,全面促進“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將會更多地參與這些地區的經濟事務。“一帶一路”倡議有6條走廊,其中一條是從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出發,途經中亞、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到達歐洲,這條走廊蘊含巨大潛力,助力中國和沿線國家的貿易發展。事實上,自2015年起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已大幅增長。
伊朗作為中亞和里海地區的門戶,擁有波斯灣最長的海岸線以及8000萬消費者,并且伊朗已做好準備成為這條走廊主要的貨運樞紐。伊朗是中國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中國是伊朗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和最大的貿易伙伴。自2016年起中國在伊朗投資增長43%。
伊朗于2015年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伊兩國承諾到2025年雙邊貿易額要增長至6000億美元。盡管該目標有些宏大,卻反映出兩國擴大經濟聯系的迫切愿望。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國,也是中國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另一方面,中國則是沙特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和最大的貿易伙伴。沙特已同意加入中巴經濟走廊,這條走廊起點在新疆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然后通往中東與歐洲。2017年沙特國王薩勒曼(Salman)訪華期間,簽署了金額約650億美元的商業協議,承諾愿與中國共同推進實現沙特經濟多元化的沙特“2030愿景”和“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沙特加入亞投行(AIIB),并投入啟動資金200億美元,希望以此吸引中國投資,為“2030愿景”帶來成果。去年,沙特計劃投資大量的主權資金購買人民幣國債,并寄希望未來中國貨幣能大幅升值。
2017年,中國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貿易有望超過2016年的463億美元,阿聯酋將上升為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此于沙特。目前,超過2400家中國企業已經注冊成為阿聯酋商會成員。中阿兩國的旅游增多,航班班次增加,僅在迪拜,有將近30萬中國人在此生活和工作。
過去十年間,中國與中東地區的貿易整體增加600%。預計2024年中國與22個阿拉伯國家的貿易額將達6000億美元。簡單統計,對照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5780億美元,中國與中東地區的貿易額相當可觀。這也表明了“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東地區也逐漸成為中國地緣政治的主要因素。
關于作者:Manochehr Dorraj是美國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國際事務教授;2017年,上海復旦大學復旦發展研究院訪問學者。
(編譯:韋露美;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