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18日電 (記者 程思)一年一度的5·19“中國旅游日”即將到來,全國各地的旅游部門緊緊圍繞“全域旅游、美好生活”這一主題,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工作。
據悉,今年“中國旅游日”期間,全國各地將按照優質旅游發展要求,堅持以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為抓手,推出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和3000余條便民惠民措施,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讓廣大游客提升旅游獲得感和幸福感。
展示全域成果吸引全民參與
“處處皆風景,時時可旅游。”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繼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全域旅游之后,首次在國家層面專門針對全域旅游進行的頂層設計。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全域旅游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如,河北省保定市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面向京津冀大市場打造了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在旅游管理體制方面,推行“管委會+公司+鄉村”的形式;四川省甘孜州著力推進“旅游景觀全域優化、服務供給全域配套、景區治理全域覆蓋、相關產業全域聯動、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南京市秦淮區將景區的標準向景區外延伸,實施了老城區改造,將全區以景區標準來打造,力求“城區即景區,旅游即生活”……
伴隨著各地的努力,我國的全域旅游向著縱深發展。正如今年初發布的《2017全域旅游發展報告》顯示,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旅游業發展初期以景區觀光、酒店住宿等為主體的“狹域”旅游發展概念,拓展了旅游發展空間,創新了旅游產業商業模式,全面推動了區域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如今,全國旅游市場產品結構更加完善,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的旅游公共服務更加健全,文明旅游、誠信經營等成為行業自覺,游客滿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
據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透露,在今年“中國旅游日”,為了讓更多的市民游客能夠更加了解全域旅游推進情況,分享全域旅游發展成果,多個省區市將在宣傳活動上對全域旅游發展情況進行集中展示。例如,山東將舉辦全域旅游新聞直播間活動,推出山東省全域旅游十大典型;河北將全面展示全域旅游發展成果,廣泛傳播張家口市冬奧旅游文化;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將舉辦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圖片展等活動。
打造紛呈產品編織美好生活
旅游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當前,大眾旅游方興未艾,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休閑、體驗等旅游產品的需求不斷升級,這就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域旅游以“旅游+”為手段,將各類社會資源、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和多元化利用,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中,旅游產業被認定為幸福產業之首。一方面,旅游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據測算,2017年,全國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9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另一方面,調查顯示,多達90.8%的受訪者在過去的旅游經歷中,體驗到了幸福的感覺。
如今,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各地除了在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等方面下工夫外,也在豐富產品供給、提升產品質量上積極探索。有專家表示,我們應該在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讓游客逐步樹立起一種觀念,旅游不一定非得去傳統的熱門景區,眼光可以瞄向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業態,像房車、露營、鄉村游等都可以成為人們出游的選項,由此來獲得全新的體驗。
推出優惠舉措“旅游福利”多多
全國各級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在“中國旅游日”將推出大量形式各樣的“旅游福利”。
據了解,這些福利包括景區免費、降價,旅游扶貧助殘,對勞模等先進群體實施獎勵等三大類,有超過3000條具體措施。
其中,北京、山西、江蘇、江西、吉林、湖南、廣西、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推出多景區免費或降價向公眾開放。據了解,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黃芩仙谷景區、瓜草地景區等向公眾免費開放;山西的大同市永安寺、栗毓美墓門票全免,云岡石窟、華嚴寺門票半價,晉中市平遙古城、太行龍口景區、紅崖峽谷等景區免票;江蘇的南京椏溪國際慢城文峰塔、徐州鳳鳴海景區、南通嗇園等免票參觀;江西萍鄉武功山景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中央蘇區軍事博覽園、云石山等免門票,明月山景區門票5折。
為了讓廣大貧困和殘疾人群眾也能在旅游發展中受益,各地紛紛推出了旅游扶貧助殘的具體舉措。山東聊城海洋館對殘疾人免費,青島濱河野生動物世界對殘疾人半價優惠;內蒙古赤峰市、烏蘭察布、呼倫貝爾等盟市為福利院兒童、貧困兒童提供免費親子旅游活動體驗,向殘疾人、退役軍人、勞模和環衛工人等特殊群體發放旅游景區門票;山西大同市對貧困村村民實行憑身份證優惠游覽景區的政策。
編輯:富文佳 邵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