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李磊)5月23日,2018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共享推動合作 攜手消除貧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新聞局局長胡凱紅,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方正輝,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代理局長戴柏樂,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中國及蒙古代表馬泰奧,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本·濱瀚等來自9個國際機構、28個國家的近200名中外嘉賓出席論壇。與會嘉賓深入研討以共享精神推動減貧和發展領域的合作,分享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推動“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論壇上,中外嘉賓共同見證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面向全球關注扶貧的組織和個人,征集原創優秀減貧案例,廣泛動員國際社會的力量共同為減貧知識分享貢獻智慧。這是全球7家權威機構首次聯手,共同啟動的國際減貧領域首創的案例征集活動,吸引了眾多國際機構的參與,是創新和深化全球減貧伙伴關系的最新嘗試?;顒佑?月23日至8月23日征集案例,按照主辦方提供的案例編寫規范,提交減貧效果突出、或者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或者對減貧實踐具有反思意義的扶貧案例。經主辦方初選后將案例提交評審專家組,最終確定100個最佳減貧案例。評選結果將于10月公布,獲獎者將獲得主辦方頒發的證書。
在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共享發展指數》對貧困與非貧困地區、東中西不同區域、重點城市的專題研究成果。據了解,該指數是國內首個共享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從共享發展的角度為破解發展難題,帶來了新的研究視野。
據悉,“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2016年論壇開通“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經過兩年的運行,網站正在逐步成為服務南南合作的扶貧知識分享平臺。2017年論壇發布“中外減貧案例數據庫及在線分享平臺”,通過繪制中國和國際減貧案例結構樹,制定案例編寫規范,以及建立完全開放的共享共建機制,成為國內外扶貧工作者分享減貧知識經驗的最佳平臺。
2018中國扶貧國際論壇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和國聲智庫承辦,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中國南南農業合作學院支持。
(編輯:嚴玉潔 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