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5月25日電 打擊網絡犯罪,需要警企民聯動。5月24日,來自北京市公安局刑偵和網安的領導與公安干警們開展“警企聯動、獵網出擊”打擊防范網絡犯罪交流會。
由北京市公安局和360公司聯合發起成立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獵網平臺自成立以來,在配合公安機關維護網絡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這個通過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技術打擊網絡詐騙犯罪的創新平臺,網民可以向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舉報惡意程序、惡意網址、詐騙電話等。截至目前,獵網平臺已與全國400多個地區的公安機關建立聯系。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副總隊長臧學民,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副支隊長海濤在交流會上做了重點發言。他們肯定了獵網平臺和360的大數據技術,表示該平臺在未來將會是警方打擊網絡犯罪工作中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偵查員許曉超及獵網平臺成員徐洋、葉文亮、董春玲,分別分享了近期研判的案件,包括手機靚號詐騙案、二手交易平臺詐騙案、網游交易詐騙、貸款詐騙等,并對案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解讀,挖掘了類型案件中的共同特點,還歸納了后續如何打擊此類網絡犯罪的方法論。
案件交流之后,各公安分局還將案件各自認領,并與獵網平臺工作人員建立聯系,共同對案件進行進一步聯合分析。
獵網平臺負責人李涓分享了“大數據時代,如何打擊網絡犯罪”的主題演講,從無處不在的數據、隱藏在網絡深處的罪犯、數據為王的互聯網公司、獵網平臺與打擊網絡詐騙四大方面對網絡犯罪及案件偵破做了詳細介紹。
在互聯網時代,人的一生幾乎都是由數據組成的。日常生活中,點外賣、打車出行、運動娛樂等等,都會用到手機軟件、電腦軟件,這時就會留下我們的各種數據。而這些數據往往可以成為破獲網絡犯罪的重要切入點。
網絡犯罪無處不在,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制造病毒木馬,制作釣魚網站、詐騙陷阱,竊取數據,DDoS攻擊,APT攻擊等等,這些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網絡安全。在打擊網絡詐騙的過程中,網絡犯罪也變得越來越隱蔽,比如當一個釣魚網站披上了正常APP的外衣,網絡犯罪就猶如穿上了隱身衣——用戶打開APP實際上訪問的是惡意網址,但常規安全檢測方法往往難以發現。因此打擊網絡犯罪更加需要串并分析、聯合破案,這就離不開大數據支持。
“作為獵網平臺的重要技術支撐,360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實戰,協助配合公安機關打擊網絡犯罪,”李涓補充說道。
本次交流會是警企交流與溝通工作的一大突破,更是未來不斷加強合作,協同打擊網絡犯罪的良好開端。雙方表示,只有打好網絡犯罪反擊戰,才能真正保護好民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保護好國家安全。
(編輯:嚴玉潔 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