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6月7日電 為慶祝全國愛眼日,由朝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主辦、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承辦、攜手生命與醫學科學倡導公益聯盟,于近日聯合啟動“疑難眼病全國救助光明行”公益活動,并成立“疑難眼病國際會診中心”,面向全國征集疑難眼病病歷,給予公益救助。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副巡視員劉娜、朝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眾權益保障科科長 陳佰生、中國非公立醫療協會、北京市心目助殘基金會等領導和嘉賓受邀出席此次活動,亞太眼科學會候任會長王寧利、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譚智勇、奧運冠軍鄒市明通過現場視頻對此次活動表達支持。
目前我國每年出現新盲人大約45萬,低視力135萬人,即約每分鐘就會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患者,其中眼底病是不可逆盲的首位病因,眼底的疾病,包括視網膜、視盤和脈絡膜的疾病,可發生于不同年齡,其患者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 54. 7%。不少眼底病患者由于對眼底病認識不夠,把視力下降、視野變窄、飛蚊等現象不以為然,同時缺乏相應的醫療條件和經濟能力以致延誤治療,從而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時機,導致因病致盲、因病返貧。
亮睛工程創會主席、希瑪眼科醫院院長、世界百強名醫林順潮教授指出,在內地辦醫五年來,感受最深的就是求醫病人的情況多復雜和嚴重、奇難雜癥居多,有超過2成需要手術的病人是獨眼病人。其中有很多人因為缺乏經濟條件、或者到處求醫不果,導致逐漸失去信心,對生活打擊很大。眼底病雖病因復雜、但只要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多數患者可保留有用的視力,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
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關鍵,為實現醫療資源的有效對接,幫助更多人用一雙健康的眼睛區感知和感受“美麗中國”,朝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主辦的“疑難眼病全國救助光明行”在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正式啟動,并面向全國征集疑難眼病病歷進行援助。據了解,活動將為20名貧困眼病患者或對社會有重大貢獻者將提供20個免費手術救助名額,同時對于受復雜眼病困擾的眼疾患者提供10000元手術救助,公益救助將持續一年,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可發送病歷到公益活動主委會郵箱:cmereye@cmerbj.com。
活動現場,林順潮教授與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眼科醫生共同分享、討論了疑難眼病案例。奧運冠軍、拳王鄒市明因特別感同身受眼疾患者的不便,通過視頻寄語表達對此次公益活動的支持及呼吁大家愛眼護眼,表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由林順潮教授倡導的公益活動非常有意義,以后不用四處求醫,就能讓來自國際的眼科大咖為我們看診,給眼疾患者帶來了福音,非常值得大家去支持。”
活動當天,同時啟動疑難眼病國際會診中心,旨在為疑難眼病患者提供國際眼科水平診療、保駕護航。此次疑難眼病國際會診中心的成立,由“世界眼科最具影響力百強”的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林順潮發起,聯合亞太眼科學會候任會長王寧利、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及亞太眼科學會秘書長譚智勇、北京希瑪眼科醫院醫療院長張風、國際小兒眼科專家施禮康以及20位國際眼科專家顧問團組成會診專家小組,為我國疑難眼病患者集直接會診、病歷資料會診、遠程會診、國際視頻會診于一體的國際眼科專家眼科診療服務。
據了解,“疑難眼病國際會診中心”落戶北京希瑪眼科醫院,每月特設“疑難眼病公益門診日”,為疑難眼病患者提供免費公益看診。悉尼眼科醫院黃斑及視網膜專科主任Andraw Chang表示,“疑難眼病救助光明行這一項目將通過復雜手術為疑難眼疾患者提供復明的機會,我給予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以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