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鄒碩)6月15日至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美國羅格斯大學公共事務與管理學院、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和薩福克大學公共服務研究院合辦的第九屆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美國、新加坡以及港澳臺等地公共管理領域的350余名專家、學者、在校師生參加會議。本屆會議的主題是“邁向善治的公共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致辭。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多年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和“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公共管理學科是“雙一流”建設和“A+”學科,為黨和國家建言獻策上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他希望,公共管理學院要借此契機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中國頂尖”學院的發展目標,進一步踐行“引領理論創新、培養杰出人才、服務國家發展”的發展理念,促進國際公共管理學科共同發展,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會長黃文平致辭。他表示,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是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管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為推動中國行政體制和編制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管理決策和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服務、搭建合作交流平臺。他認為,本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國內外的角度探討“善治的公共政策”,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現了開創性、共享性,將有利促進理論研討、政策交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前主席、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瑪麗·伊·蓋伊(Mary E. Guy)致辭。她表示,一是期待在公共管理領域建立更廣泛、更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協會;一是希望本屆研討會更加關注公共政策的質量,即通過制定和實施什么樣的公共政策以便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鮑靜致辭。她指出,時至今日,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歷經16年共舉辦了九屆,九屆學術研討主題一脈相承,形式內涵與時俱進,彰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在國內外的獨特影響力和地位。作為合作單位之一,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始終與中國人民大學一道,精心打造、用心呵護這個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她認為,當前全球治理體制變革處在歷史轉折點上,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本次會議以“善治”為主題,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探討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余興安致辭。他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當今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大的變革,尋求應對變革的措施,比任何時期更加迫切。他認為,本屆研討會不僅可以從理論闡釋、模型建構、邏輯推演、數據分析等角度,更可以從提供基層公共管理與服務者及接受公共管理與服務者的角度展開充分交流。
全國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組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致辭。他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公共管理研究也在發生著改變:一方面國際學術話語權逐漸凸顯;一方面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也在不斷調整。以本屆會議為契機,我國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管理實踐,可以更加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公共管理的一般規律;二是如何解決公共管理過程中上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三是與時俱進地吸收和借鑒特定歷史條件下取得的成功經驗。
美國羅格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查爾斯·菲尼菲爾德(Charles Menifield)致辭。他表示,第九屆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大學的大力支持,離不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羅格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參與會議,開展更為充分的交流,共同推進全球范圍內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
開幕式后在逸夫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舉行全體大會,大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光建主持。
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自2002年舉辦第一屆以來,不僅是中美公共管理領域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內公共管理領域參會人數最多、層次最高的學術會議。16年來,共舉辦了九屆。本屆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期3天(含6月15日舉行的會前特別論壇),6月16日-17日除開幕式外共設8個超級分論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公共管理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和在校師生以中文、英文和中英文相結合的形式圍繞“邁向善治的公共政策”展開學術交流。
(編輯:黃碩 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