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采訪團走進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膠東在線濟南7月20日訊7月20日,“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走進了目前世界最大、首臺直徑16米超級碾環機的制造商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談及新舊動能轉換,伊萊特總裁牛余剛先生介紹說:“要搶抓新舊動能轉換契機,深刻領會動能轉換的意義,引進新設備新技術,通過設備效率提高人均產值,認定大鍛件、大制造是中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引擎,才有了今天環鍛制造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5月30日,山東伊萊特大鍛件項目暨全球首臺軋制直徑16米、高度3米超級碾環機舉行了投產儀式。據悉,該軋環直徑16米,重126噸,打破了原世界最大鍛環直徑10米的紀錄,將我國環類、筒類鍛件的制造能力一舉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伊萊特大鍛件事業部車間,記者看到,這里一改人們印象中傻大黑粗的傳統鍛造企業印象,整潔明亮的車間里,擺滿了目前國內乃至全球最新的數控化、自動化、智能化鍛造、熱處理和機加工設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最大的軋環軋筒機。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年產各類超大型鍛件10萬噸,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但整個項目卻僅需要80多名員工,人均年產值2000多萬元,這在近年來并不十分景氣的制造業企業里實屬罕見。
近年來,伊萊特重工緊緊把握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率先轉變思想,心無旁騖地通過裝備升級、技術升級實現新動能,克服了“一提轉換就轉行”的慣性思維,對很多基礎性產業的制造業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防止傳統產業大量流失對國家整個制造水平的影響。在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的同時,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高新化的道路,對進一步完善全省制造業生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將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