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24日電(記者 王旭泉) 今天上午,在重慶舉行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發布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發布《中國大數據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中國智能化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兩個報告分別是我國第一個年度大數據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第一個年度智能化發展水平評估報告。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首先發布《中國大數據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報告從全國大數據總體發展態勢、大數據發展潛力發展態勢、大數據產業發展態勢、大數據應用發展態勢、大數據技術研發創新發展態勢、數據開放共享發展態勢、重慶大數據發展指數情況等方面指出當前大數據發展狀況。
據了解,《中國大數據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是我國第一個年度大數據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報告以評估全國大數據發展水平為主線,聚焦大數據發展環境、大數據資源、大數據產業、大數據應用、大數據技術等層面信息,通過制定指標體系測算發展指數,剖析發展水平、層次和特點。為我國找準大數據行業發展重點、優化行業發展環境、調整行業管理體制機制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布會上,《中國智能化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同步發布。該報告對全國范圍內區域智能化發展態勢進行研究分析,重點聚焦于基礎環境、產業基礎、創新引領能力、智能制造、產業融合、智慧社會六個層面,對全國范圍內區域智能化發展態勢進行研究分析。通過制定指標體系測算發展指數,剖析區域智能化發展水平、層次和特點,對于研判我國推動智能化發展應采取的政策措施,推動各地方省市智能化應用快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對于業界關注的,機器換人會不會導致勞動力失業?盧山表示,通過調查發現,機器換人不僅沒有導致大批工人失業,反而對于結構性的就業帶來緊缺,維護機器的工人需求大,對機器進行編程的工人也出現短缺,這背后對產業技術的能力,對人才轉型升級帶來很大的需求。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金山指出,以為大數據、智能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變革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兩個報告發布后,將認真審視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中的基本狀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表示,這兩份報告將有助于加強業界對我國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情況的深入了解,通過對比剖析找出產業發展的特點和不足,推動和引領產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