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觀眾在智博會上參觀了解智慧城市展示。陳超攝
中新網重慶8月25日電 (記者 劉相琳)在此間重慶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上,總投資額約6120億元的501個重大項目簽約落戶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為主的企業集中落戶,為重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裝配了新“引擎”。
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重要工業制造基地,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重慶逐步形成了汽車、電子產業雙輪驅動,裝備、材料、化醫、消費品、能源等產業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然而《重慶市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十三五”規劃》指出,重慶目前存在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大等問題,大數據智能化將是推動重慶工業轉型升級出路之一。
圖為觀眾在智博會上體驗VR游戲。 陳超 攝
3000余家智能企業匯聚 智能化產業集群雛形初現
“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是重慶產業發展、經濟發展未來最核心的戰略?!敝貞c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金山說,大數據智能化發展,重慶已奔跑在路上。
以2017年為例,重慶全市大數據智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3500億元,同比增長30%左右,增速快于規模工業產值增速20個百分點。引進了銳迪科(集成電路設計)、SK海力士(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浪潮(“基礎云”服務提供商)、網宿(數據資源)、海云大數據(可視化)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重慶市經信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重慶全市智能產業企業超過3000家,智能優勢產業體系初步構建,智能終端產量全國第二,工業機器人領域初步形成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應用服務全產業體系。
騰訊西南區域總部落戶重慶,科大訊飛西南總部落戶重慶,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阿里云、菜鳥、釘釘等項目落地重慶,百億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在重慶設立……智博會期間,國內外大數據智能化知名企業紛紛宣布落子重慶,看重的正是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潛力。
騰訊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智博會期間稱,騰訊將助力重慶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最有效的數字接口、最豐富的數字工具箱,并且與重慶市政府及相關企業一同共建數字生態,推動智能產業創新與發展。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認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漣漪效應”,這也是重慶機會所在。重慶在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所作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漣漪”產生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說,希望把互聯網技術落戶重慶,并且以重慶為輻射點向周邊輻射,共同參與打造智能重慶,把重慶打造成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主的亞洲最智能的大型城市。
《中國智能化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顯示,近年來,重慶市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物聯網、汽車電子、智能網聯汽車等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形成汽車、電子信息等千億級產業集群。智能優勢產業體系初步構建,為智能化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強大動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稱,重慶智能優勢產業體系初步構建,為當地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強大動力。
傳統產業加快智能化轉型 新興業態不斷涌現
長安汽車是重慶的龍頭企業之一,受行業增速趨緩、市場競爭加劇影響,今年以來產銷量出現下滑。但憑借在研發領域持續高強度投入,長安汽車在智能汽車領域優勢正逐步展現。智博會期間,長安汽車發布智能化戰略,宣布2020年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
“我們已掌握100余項智能化技術,其中60余項智能化技術已在量產車型上應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譚本宏說,長安汽車正加大新能源汽車投入,今年在智能化領域投入將達16億元。未來10年,長安汽車將累計投入200億元,組建超過2000人的智能化研發團隊,聚焦汽車智能化發展。
重慶市長唐良智在智博會期間透露,該市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對涉及面廣、細分領域多的傳統制造業,重慶將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和云服務廣泛應用,促進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有效對接,幫助企業優化要素配置。
新技術新模式,也不斷催生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出現新業態??偛吭谥貞c的豬八戒網,在成立后8年多時間里,始終擺脫不了傭金模式下用戶繞過平臺交易的困擾。直到2015年,豬八戒從大數據中找到新價值邏輯。豬八戒網決定免除傭金,從大數據中掘金。
“每一筆交易后是人才、企業和交易行為的數據,這構成了數據海洋,我們要在上面鉆井,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必i八戒網創始人兼CEO朱明躍說,豬八戒網對大數據價值邏輯產生了根本性變化,誕生了“數據海洋與鉆井平臺的商業模式”。
在“數據海洋與鉆井平臺的商業模式”推動下,豬八戒網專門成立了做知識產權的團隊,開拓商標注冊等業務板塊。豬八戒網又涉足財稅,目前為10萬家企業記賬報稅。如今,豬八戒網在全國62座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在45座城市有園區,園區里有近10萬家企業正在孵化。
重慶越來越多的智能產業細分行業同樣發展良好。重慶中科云叢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廣泛運用于國內主要機場;重慶海云大數據與重慶市公安科研所聯合研發的唇語識別技術,識別模型準確率達70%以上;重慶超硅科技研發的8/12英寸半導體級硅片,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
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在內的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實現了18.3%的快速增長,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67.1%,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唐良智在智博會上表示,重慶目前正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著力完善產業與應用互促共進、技術與人才緊密銜接、制度與環境相互協調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重慶愿以智博會為契機,加強智能領域產業合作,擴大雙向投資規模,共同開拓大數據智能化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