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8月26日電 (記者 劉育英 劉賢)由于市民觀展熱情高漲,25日閉幕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展覽部分26日繼續向觀眾開放。在這屆展會上,從“智慧經濟”到“無人經濟”,再到服務于各領域的機器人,一系列智能產業“黑科技”的展示,讓觀眾體驗了未來生活的雛形。
在騰訊展區,觀眾紛紛拿著模擬商品到人臉自助收銀臺體驗“刷臉購物”。觀眾首先需要掃碼,打開微信人臉識別免密支付,綁定人臉;然后將商品放置在指定位置,正視前方;系統自動識別商品、識別身份,并計算總價;用戶點擊確認實現刷臉支付,全程僅需要數秒時間。
在場館南區的智慧小鎮,“一七閃店”搭建的智慧無人超市沒有收銀員和導購,其核心技術包括智能門禁系統、身份識別系統、大數據會員系統及智能管理后臺等?,F場工作人員介紹,去年7月開業以來,已在重慶、成都落地51家門店。
騰訊和重慶長安合作的智能網聯汽車長安洲尚A800、百度和金龍客車合作的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也都現身展會。在展館露天場地,一輛長安汽車的逸動EV460向觀眾演示自動泊車、行人避讓、避障、等紅燈等無人駕駛操作。
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正在與經濟、社會、公共服務等各領域相結合。中科曙光公司展示了全球最高密度在線推理服務器、亦是全球首款可集成寒武紀AI(人工智能)芯片和國產CPU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以及智慧環保、智能制造、智慧市政、智慧公安、智慧校園等一系列智能和大數據產品或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展臺,一只牛道具的脖子上佩戴一只輕便的物聯網終端,可以采集牛的體溫、運動數據、位置等信息;還可作為溯源系統,記錄牛的整個養殖過程。這樣的一部終端設備只要二三百元(人民幣,下同),通信費每年只有幾十元錢。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牛聯網”已經開始在四川、內蒙古試點。
在海爾智慧家庭,安防系統自動控制燈光、自動打開窗簾;冰箱除了滿足基礎的食物保鮮需求之外,背后的美食生態圈在云端鏈接了超過100家優質第三方資源商;洗衣機通過RFID芯片根據衣服的材質可以自動匹配洗衣液品牌和洗滌程序。
機器人成為展會明星,受到小朋友歡迎。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格力電器、華數機器人等多家公司的機器人展示學習、娛樂、工業制造、消防等功能。
格力電器展臺前,一組“小黃人”機器人樂隊演奏起歌曲《歌唱祖國》。這組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琴聲來源于格力GRS405水平多關節機器人,架子鼓大鼓來自格力GRS401水平多關節機器人,而其余所有樂器皆由格力GR606工業機器人演繹完成。
30余臺科沃斯公共服務機器人以導覽服務機器人“小智”的身份亮相,為參會嘉賓提供智能引導服務。此外,寫稿機器人、煤礦探測救援機器人、智能導航膠囊胃鏡機器人等都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無論是智慧經濟還是無人經濟,很多應用都需要高帶寬、低延時網絡的支撐。在中國電信展區,許多觀眾在現場臨門一腳和機器人守門員一決高下。當觀眾射門時,攝像頭捕捉到球的軌跡并傳輸到后臺進行計算,并將判斷傳輸給機器人守門員,瞬間完成守門動作。其背后是低延時的5G網絡,空口延時僅為1毫秒。5G預計將于2020年在中國商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