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8月27日電(記者樊菲菲)今年,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海爾集團在應對貿易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堅持推進人單合一,海外自主創牌;堅持自主創新,引領國際標準;占位高端市場,提升用戶體驗。
在人單合一模式驅動下,海爾整體業績持續保持高增長,2018年上半年繼續以遠超行業的兩位數增長,尤其是在海外市場多變的環境下增長勢頭明顯,預計全年海外市場營收增長30%,占整個集團營收的40%。
海爾表示他們選擇在全球范圍內自主創牌,通過全球化布局與本土化創牌成為一家全球化企業。1993年,在“國門之內無名牌”的理念下,開始走出國外,與其他企業“出口創匯”不同,海爾堅定地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做中國人自己的世界級品牌,那時“海爾,中國造”成為最響亮的名字。此后持續的國際化與全球化進程,海爾實現了設計、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
海爾說他們目前沒有受到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影響,因為對美國當地人來說,海爾并不是一個靠出口,以及做貼牌代工的企業,而是一直堅持自主創牌。
目前,海爾已經整合與并購日本AQUA、新西蘭Fisher & Paykel、美國GE Appliances三大家電品牌,形成了 “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走出了一條自主創牌的發展路徑。
目前,海爾已在全球建立了24個工業園、108個制造中心,其中海外工廠54個,遍布美洲、歐洲、亞太、澳洲、中東非,隨著全球制造布局不斷完善,海爾產品在全球的物流速度不斷提升,有效縮短了資金周轉周期,提高了海爾在全球的制造競爭力。
此外,在芯片、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庭操作系統等領域,海爾創造出超百項原創科技。通過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主導國際標準規則制定,獲得全球競爭優勢。
例如,通過主導制定IEC冰箱保鮮技術國際標準,將冰箱行業的產品評價規則由原來的評價制冷溫度轉變為評價食品保鮮效果,改變了全球冰箱市場的競爭格局,新增銷售收入170億元,實現全球超15%增長,以17.3%的全球份額成為全球第一冰箱品牌。截止目前,80%以上的家電國際標準提案和國際標準專家來自海爾,主導參與國際標準有效支撐了海爾全球白電第一品牌。
技術層面,海爾自身在冰箱保鮮等關鍵技術布局發明專利200余項,將助推中國冰箱行業在國際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標準層面,海爾主導國際冰箱保鮮領域的標準制定,實現了中國冰箱行業在IEC標準組織零的突破。
如今在法國,最大的家電賣場賣的最貴的冰箱來自海爾;在澳洲,萬元以上高端洗衣機市場份額海爾穩居第一。近幾年,海爾以提升全球用戶體驗為中心,推出的“卡薩帝”品牌系列產品超越德系、韓系等高端品牌,多價位段份額均位居第一,讓中國品牌逐步占據了全球家電高端“主場”,有效應對了復雜的國際市場競爭。
在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海爾正在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為共創共贏的物聯網社群生態,將引領全球企業率先引爆物聯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