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31日電(記者 王曉東) 8月31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委會、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及《中國醫學人文》雜志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醫學人文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大會旨在推進健康中國和醫學人文建設。中國醫學人文大會所搭建的人文交流平臺,對于促進醫學人文精神回歸,引領行業人文生態改善,緩和緊張醫患關系,推動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大會圍繞“不辱醫學使命 恪守職業精神”的主題思想,開展了大會主題報告和7個平行論壇。大會主題報告包括: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科學、人文與健康;醫學與美學;新中國的醫學人文思想體系。平行論壇包括:百年名院論壇;白求恩精神論壇;醫院文化宣傳論壇;醫學與文學論壇;智慧醫療與人文論壇;書香醫院論壇和臨床醫學人文論壇。
開幕式上,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中國醫學人文一直面臨著兩大特殊問題。其一,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面臨碰撞和融合。我國中醫傳統醫學講求天道自然,現代醫學強調循證科學。傳統醫學還在不斷發展,現代醫學也在急速發展,兩者在中國可以尋求到融合,走中西醫結合之路。其二,如今的醫療現狀是“醫日進,病亦日進”,這也是當前中國醫學人文必須面對的問題。他建議推動敘事醫學讓醫學人文走向臨床。敘事醫學,是訓練醫生如何見證患者的苦難,疾病是一個故事,同樣的疾病,不同的患者,衍生出不同的故事。醫生撰寫兩份病歷:一份是冰冷的科研病歷,一份是溫暖的敘事醫學病歷,又稱“平行病歷”或“影子病歷”,類似于“臨床札記”,將“找證據”與“講故事”結合起來。
他說,我們醫學人員首先應先學會傾聽,融入患者的生命,產生共情和共鳴,將患者的感受轉化成自己的表述,并再次轉化到患者心中。希望醫學人文真正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余艷紅指出,醫療衛生工作者從事的是寬容的職業,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是總書記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概括,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們要堅持和弘揚的醫學人文精神。沒有醫療衛生工作者參與,醫療衛生改革是難以落地的,沒有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探索和實踐就不可能有健康中國具體實現。
她表示,醫學本是科學與人文相統一,嚴謹的科學態度,精湛的醫學技術和溫暖人文關懷,從來就是醫療服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強醫學人文建設,弘揚醫學人文精神就成為保證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一項重要工作。醫學人文建設首先要從醫護人員的自覺自律做起,也需要從關愛醫務人員入手,只有得到人文關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人文精神,才能提供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我們要營造真正理解、關愛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和職業環境,這次中國醫學人文大會主題是牢記醫學使命,恪守職業精神,符合廣大醫務工作者心聲,符合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改革的期望。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提出,人文是人類文化的核心,它集中體現為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和愛護人。醫學人文是醫學的靈魂,也是幾千年來醫患之間的精神橋梁。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為核心的完整的醫學人文思想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人民健康至上的指導思想。建國開始,毛澤東同志將醫療衛生工作提到“重大的政治任務”和“大的政治問題”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是公平可及的普惠價值理念。醫療的公平可及是人類的最大公平,也是醫學人文的價值追求和重要內容。醫療公平需要法律和制度保障,更需要醫務人員秉承誠信、透明、公開的人文情懷才能落地生根。
三是救死扶傷的人文情懷。“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毛澤東主席的這一題詞成為新中國醫療衛生界的行動指南。救死扶傷的人文情懷中蘊含著對技術精益求精,高尚醫德和技術上精益求精是醫學人文的軟件加硬件整體構架,缺一不可。
四是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尊醫重衛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體現的是對醫療衛生工作者的人文關懷。長期以來,廣大醫藥衛生人員愛崗敬業、辛勤工作,為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全社會都應該關心、愛護、尊重醫藥衛生人員。
他認為,開展醫學人文建設,就要傳承新中國醫學人文思想體系,把握“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這個核心,符合人民健康需求的就要發揚,背離人民健康需求的就要摒棄。要倡導生命第一,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同時也要強化對醫務人員的關愛,并借國家設立醫師節的“東風”,為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社會氛圍作出不懈努力。
大會現場,中國醫師協會、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公布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等54所醫院為2018年“人文愛心醫院”、寧光等81名醫師為第二屆“白求恩式好醫生”、賈小強等112名醫師為第二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提名獎獲得者,并一一為他們頒獎。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以及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馬未都等領導嘉賓。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委會副主委、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主持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