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0日電(記者 鄒碩)9月20日,為了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課程改革國際交流平臺,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主辦,融尚國際教育集團(融尚私塾)、藍海致遠國際教育承辦,鳳凰青少協辦的2018中美核心素養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論壇邀請美國前30名私立高中校長、招生官、課程專家到華,與中國學校校長、教師、家長進行對話,共同探索中美兩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前沿理念,教學成果,先進做法,為中美兩國教育者搭建互相學習、借鑒、互通互融的橋梁。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其框架從三大領域六種素養十八個要點明確了新世紀人才培養方向,是中國教育目標的具體化,直接影響著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
2017年,就在中國修改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標準的同時,美國的183所私立高中也組成聯盟MTC掀起了一場美國顛覆性的“高考改革”,并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學生評價系統——素養成績單(Mastery Transcript),該系統不打分、不評級,只是持續追蹤、記錄、評估學生8項核心素養,此舉開啟了美國以素養作為核心評價標準的“新模式”。
中美兩國從評價入手的教育改革都直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現了國際教育發展的趨勢。
清華附中的王殿軍校長談到:“國際化人才要具有國際視野,能夠站在全球,甚至更廣闊的視角,去觀察和把握整個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另外,這樣的人才要能夠通曉國際規則,具有較強的跨文化理解力,能夠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自由交流、應對自如?!逼渲械膰H視野、跨文化理解力正是核心素養的另類表達。
王校長表示,記得核心素養觀念剛剛出現的時候,有一位校長曾說,“一部分家長的關注焦點是學業成績,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保護與代替,卻忘記孩子最終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需要什么樣的路徑達到教育目標。”簡言之,就是家長迷失在分數之中,忘了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如果想讓核心素養落地,對家長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這將為整個教育注射一針鎮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