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會現場
中國日報9月20日電(記者 李磊)中國社會扶貧網“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陜西省現場推進會近日在榆林市召開,本次會議由陜西省扶貧辦主辦。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扶貧網首席執行官劉翔,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劉維隆,陜西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彭安季出席并講話,榆林市委副書記錢勞動致辭。
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精神,加快中國社會扶貧網在陜西省的推廣與應用,充分調動好陜西各界力量參與社會扶貧工作,促進社會幫扶資源與貧困需求有效對接,扎實推進陜西省”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全面提升社會扶貧工作水平。
會上,劉翔介紹了中國社會扶貧網相關運營情況。目前,中國社會扶貧網已構建起愛心幫扶、扶貧眾籌、電商扶貧、扶貧展示、扶貧評價五大功能板塊,截至9月17日,中國社會扶貧網用戶注冊量已突破3500 萬,用戶覆蓋全國 31 個省、30萬個行政村,對接成功率已達70%,涵蓋健康、教育、民生等方面,解決貧困戶的迫切需求,增強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成為了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和各地扶貧干部社會動員工作的平臺。
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扶貧網首席執行官劉翔
劉翔對陜西省“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政治意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扶貧戰略思想上來,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要加強統籌規劃,注重扶貧速度和質量的統一,在擴大覆蓋面、注重扶貧速度的同時,也應思考怎么提高扶貧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幫扶的實際效果。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工作創新方式,使“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和富有創造性。要注重經驗總結,加強自身建設,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狠抓“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
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劉維隆
劉維隆從慈善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角度提出建議。他說,各類慈善力量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參與主體,要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清方向、抓住重點,有擔當、能作為。要發揮樞紐作用,做好業務指導、協調與服務工作,為慈善力量參與陜西地區的脫貧攻堅提供方便、創造條件。要積極利用中國社會扶貧網這一重要的“互聯網+”社會扶貧這一平臺,激發愛心企業的責任感,讓全社會關心貧困人口,整合扶貧資源,用到點上、根上,并將慈善力量擰成一股繩,實現扶真貧、真扶貧。
榆林市委副書記錢勞動
錢勞動在致辭中表示,自2017年11月社會扶貧網上線以來,陜西榆林全市上下抓對接、創特色、提質量,持續擴大對接群體、擴容幫扶資源、擴展宣傳覆蓋、擴充推廣隊伍。下一步,榆林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以深化“互聯網+”社會扶貧為依托,認真貫徹落實中省脫貧攻堅的新部署新要求,強力推進各項工作,深入學習借鑒兄弟市縣的好經驗好做法,市縣兩級進一步總結“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經驗,不斷探索創新、實踐完善,為陜西省實現脫貧攻堅貢獻更多“榆林力量”。
陜西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彭安季
會上,陜西省各市、縣(市、區)代表作出發言,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將“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作為主要工作內容,將中國社會扶貧網作為社會扶貧工作的抓手,積極做好社會扶貧工作。
陜西省扶貧辦副主任彭安季最后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陜西“互聯網+”社會扶貧會議精神,切實抓好“互聯網+”社會扶貧落實工作。他指出,陜西省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要充分認識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和責任感,加大推廣力度,確保中國社會扶貧網在陜西省推廣使用工作取得實效。
當日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米脂縣中國社會扶貧網運營中心、“互聯網+”社會扶貧高渠綜合服務中心,切身體驗“互聯網+精準扶貧”新模式。
(編輯:齊磊 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