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9日電(記者 井水玉 歐陽詩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盡管存在下行壓力,今年中國經濟將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在近期采訪中,寧吉喆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國際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也有波動,中國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
寧吉喆還表示,中國全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可以實現,這將體現于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主要經濟指標。
他提及,中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實現經濟預期增長6.5%左右的目標。截至今年八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100萬的年度目標已經實現了90%。
近期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中國的一些經濟指標出現了小幅回落。寧吉喆表示,經濟指標的波動在正常范圍,強調總體穩定的環境和國家堅持改革開放的堅定步伐能夠給與經濟支撐,保證三、四季度經濟具有韌性、可持續發展。
9月24日,美國對約2000億美元(約合13851.6億元人民幣)價值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生效,中國對美國價值600億美元(約合4155.48億元人民幣)產品加征關稅隨即生效。此前,兩國已經對雙方價值500億美元(約合3462.9億元人民幣)商品征稅。
寧吉喆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對中國經濟有一定影響,但“總體可控”。為了化解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最近幾個月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都在落實當中。
“這些措施包括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強調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睂幖獑幢硎尽?/p>
具體來看,措施包括擴大企業生產經營的舒適度,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擴大國內需求,擴大國內改革開放,擴大國際多元化市場空間,“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在更廣泛的領域和空間上擴大貿易投資往來。
寧吉喆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防風險和穩增長?!爸袊軛U率并不高,在國際上是適中的水平?!?/p>
他提及,降杠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也取得了積極成效。微觀杠桿率在降低,按國家統計局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本負債率今年8月末是56.6%,比去年同期降了0.5百分點。
專家認為,政府近期支持增長政策調整可以繼續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增添動力。
瑞銀集團經濟學家王濤預計將會有更多寬松政策,但寬松政策的規模主要是為了抵消負面的外部沖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為推動優質發展,國家應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促進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