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來暖,如約赴盛會。
肩負贛鄱兒女重托、履行神圣職責使命的在贛全國人大代表和住贛全國政協委員聚首北京,分別出席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回首過去的365個日日夜夜,代表委員聽民聲、摸實情、解難題,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俯下身沉下心搞調研、走大街串小巷訪民情……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時序更替,夢想前行。代表委員相約春天里,建言獻策新時代,同心同行新征程。
聚焦基層 為民代言
又是一年兩會時!
過去一年,江西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收獲了甜蜜蜜的果實,鼓起了沉甸甸的腰包,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落地、更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抗癌藥降價并納入醫保目錄……”全國人大代表、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余梅掰著手指,一項項數著一年來民眾“看得見,享受到”的實惠。去年,余梅3件議案建議件件有回音,這讓她勁頭更足了,日夜不停了解困擾社區一線“原生態”情況。“今年,關注社會治理等內容,也一定會有回音。”余梅信心滿滿。
“要致富,先修路”,隨著社會發展,村民心中的路不再滿足水泥路或瀝青路,盼的是高速鐵路。全國人大代表、資溪縣烏石鎮新月畬族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蘭念瑛期盼吉(安)撫(州)武(夷山)鐵路建設早日提上議程:“這條鐵路沿線都是革命老區,建成通車后,就能帶動沿線旅游業發展,帶動沿線老百姓致富。”
每一點進步、每一分收獲,都離不開代表委員的堅實足跡與努力付出。全國人大代表,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一直身處農村金融改革前沿。這次他主要從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際出發,帶來了《關于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等建議。
“由于受農村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以及農民金融知識相對匱乏等多重因素影響,當前農民財產性收入對農民收入的貢獻度依然較小,離廣大農民期盼和生活富裕目標還有差距。”孔發龍建議,把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作為促進農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支點,推進農村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兩權”抵押貸款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貸款范圍,有效釋放農村土地要素的金融杠桿潛能,推動農村“資產”向“資金”轉變。
享受紅利 激發活力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看到這句話,心里熱血沸騰。”全國人大代表,正邦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林印孫回想當時,至今難忘。
作為江西民營企業的佼佼者,正邦集團正是這次企業減稅的獲益者。去年降低增值稅8000萬元以上,環保稅減免優惠1億元以上。這也是江西認真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將政策紅利釋放到位的具體舉措,全年累計為企業和居民減稅659億元。
林印孫表示,“政策紅包”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并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正邦集團計劃加大投資,新上70個現代農業項目,力爭實現總產值880億元,增長12%以上。
此次赴京出席大會,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博能控股集團董事長溫顯來準備了3個提案,均與民營企業發展有關。“去年我提交了1個提案,今年,基于前期調研,我準備得更充分了。”溫顯來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各地陸續推出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江西出臺了22條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補充政策措施,從稅費、物流、融資、用工等方面減輕企業負擔。這一系列舉措,讓民營企業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之一。”溫顯來在提案中建議,希望通過大數據技術和金融服務,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可以借政策東風,激發更大活力。
這些承載著人民的期待,凝結著代表委員心血的議案提案和建議,必將轉化為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實招、真招。
建言獻策 消除痛點
代表委員盡心履職的背后,無疑是人民的期待。“無論到哪里,都把群眾的心聲帶著”,這是代表委員履職的樸素表達。
全國政協委員、南昌市副市長龍國英長期關注民生話題。今年,她呼吁加大力度支持博物館免費開放,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醫療服務。“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難以落地,一直是困擾患者老大難問題。”龍國英說,推進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對于有效利用衛生資源、改進醫療服務、降低患者就診費用等都具有積極意義。“我一定履好職、盡好責,為群眾鼓與呼,也期待越來越多的民生工程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代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進京前即便再忙,也要走出醫院診室,一次次踏訪基層醫院調研,一次次走進貧困家庭問診。“我國目前醫療資源在地區上仍是分配不平衡情況,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張偉開出了“藥方”——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讓信息多跑路,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
張偉認為,當前,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全國均探索和實踐了遠程醫療平臺,解決了諸多醫療痛點。“涉及遠程醫療的收費標準沒有出臺,更沒有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嚴重制約了遠程醫療業務有效開展。”張偉建議,對遠程醫療相關的收費標準予以細化、醫保報銷比例等出臺相應政策,促進遠程會診資源與患者的合理有序流動。(記者 余紅舉 萬仁輝)
(余紅舉 萬仁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