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東北地區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等級最高的航空器材專用型保稅倉庫——沈陽南方航空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自用航材保稅倉庫正式啟動運營。
沈陽南方航空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自用型其他專用保稅倉庫(以下簡稱南航保稅倉庫)位于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的南航維修廠區內,總面積740平方米,包含檢驗區、堆棧區、存貨區、大件區和客戶專區五個功能區,主要用于存放飛機維修過程中需要的各類航材零備件,為南航沈陽維修基地提供進口航材保稅倉儲服務。
沈陽海關于2017年創新“特殊監管區域+飛機維修”監管模式,為南航維修基地承接國際航空維修業務、走向國際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撐。自南航提出設立保稅倉庫意向初期,沈陽海關就對該項目予以高度關注,機場海關負責人多次與企業開展座談,對項目可行性、審批流程、倉庫運營等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并數次深入廠區調研,對南航維修業務狀況,及倉庫專用于航空器材存放、周轉屬性等進行確認。經審慎研究及海關總署批復同意,創造性地將擬建的南航保稅庫定義為其他專用型保稅倉庫,用于專門存放航材,解決了庫區面積限定要求的企業難題,助推南航保稅庫順利建設。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航空維修屬于高技術工作,在飛機整機和零部件維修過程中,需要拆換和使用的零部件95%以上都由國外廠商生產制造。南航保稅庫的投入使用,將大幅縮短維修所需航材的通關時間,實現實時通關,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同時,保稅庫將實現OEM廠家的航材寄售,減少企業庫存資金占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另外,保稅庫的使用將為南航東北地區開拓飛機及部件國外第三方市場提供便利,打造客戶方航材存放及使用直通車。
目前,南航維修基地具備A320系列飛機深度維修以及APU、IDG等500多項飛機部附件的維修能力和資質,通過了CAAC、FAA、EASA等國內國際飛機維修認證,并已開展了APU的國際維修業務,具備承攬國際航空維修市場業務的實力。一直以來,沈陽海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始終致力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遼沈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特別是圍繞支持沈陽核心航空企業及相關產業鏈發展,積極推出海關監管制度創新舉措和服務新舉措。
下一步,沈陽海關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繼續支持轄區企業有效利用海關惠企政策,充分享受改革紅利,推動空港口岸航空產業形成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拓展國際市場,提高空港口岸對外開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