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紀很小的英語初學者,通過閱讀就能學會一門語言嗎?不認識任何字母或單詞,能進行閱讀嗎?不記住發音、拼寫及語意,能學會單詞嗎?
7月27日,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分會場,4位來自蘇州的老師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展示了培養少兒英語讀寫能力的教學研究和實踐。
來自蘇州科技大學的楊宇紅副教授首先發言,她強調了3種幼兒英語啟蒙模式:繪聽繪讀(visually supported audio input)、整存整取(whole language teaching)以及書入書進(book-based learning)。同時,她認為從幼兒的生活體驗角度出發,從聽開始、聽讀結合和創造語境化全語言教學十分重要。
楊宇紅老師在發言
一年來,楊老師的團隊持續使用系列英語繪本,給孩子提供大量的英語語音輸入,引導孩子進行意義建構和溝通交流,并傳授孩子們適合的閱讀技巧指導。她還倡導將英語學習化整為零,遵從“聲音-意義-拼寫”的輸入順序,并將引導幼兒獨立閱讀分為read to、read with和read by三個階段。
接著,來自蘇州科技大學的徐艷老師指出,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英語幼教老師需要引導孩子去進行更多的語言積累,從而建立起“聲音-文字”之間的聯系(sound-letter connection),讓他們逐漸學會一些閱讀策略,最終實現獨立閱讀。
隨后,來自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的陳之楓老師,以及蘇州市職業大學的張璐老師分別用兩組實例具體講述了少兒英語的啟蒙過程。
陳老師認為對于5-6歲初學英語的孩子而言,聽是第一位的。她采取整讀(read holistically)的方法,精心挑選2本繪本和錄音資料;不斷進行他們聽錄音、聽錄音找書本對應頁碼、聽老師敘述找書本對應頁碼等訓練,使得孩子逐漸建立意義建構(meaning-making)的意識。
而張老師認為7-8歲初學英語的孩子由于語言認知水平更高,且擅長觀察細節,因此需要進行互動閱讀(read interactively)訓練。她給孩子們組織圖片討論(picture talk),并對孩子及時的反饋和引導,以此不斷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
蘇州市職業大學的張璐老師
結束前,她們還邀請一位4歲孩子的母親現場講述了其孩子學習英語的各個階段,生動地說明了孩子們其實很喜歡閱讀,而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
(陳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