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星期五通過‘全面和協調應對’新冠疫情的決議,其中包含確認世界衛生組織領導作用的內容。這一決議遭到美國的反對,而附和美國的僅只有以色列一個國家,”法新社9月12日如是報道。這份自5月份開始磋商的決議最終以169:2的壓倒性優勢獲得了通過。美聯社報道稱,這是聯合國最有代表性機構——聯合國大會——大團結的強有力表現。
在新冠大流行病仍然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展示出強有力的大團結,美國卻在聯大呼吁團結抗疫的莊嚴時刻,發出強烈不和諧的聲音,投票反對聯合國有關敦促各國加強合作與團結互助應對新冠疫情的決議,這與國際社會的期望和抗擊疫情的要求背道而馳。據報道,美國代表在大會發言,反對決議中對世衛組織的所有提法,并指責中國在早期掩蓋真相“害了我們并造成不必要的額外困難和死亡”。
這兩條理由毫不新鮮。新冠疫情爆發后,美國攻擊世衛組織不作為和“偏袒”中國,要求世衛組織進行改革,威脅斷供經費,隨后宣布“退群”。不久前又做出新的決定,計劃挪用準備補交給世衛組織的8000萬美元,用于支付聯合國會費的欠款部分。國際上的有識之士,包括許多美國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在全球應對疫情大戰正酣的時候,美國的做法不啻“釜底抽薪”,是極不負責任的粗暴行為。
面對著存在極多未知因素的新冠疫情,人類最需要的是團結。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9月13日還在推特上呼吁,“我們依然身在危險中。領導們需要負起領導之責。”
而這次通過的聯合國決議重點強調開展國際合作,踐行多邊主義和團結互助,指出這樣做是全世界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等全球危機的唯一途徑。決議敦促會員國加強衛生系統和社會關懷系統,鼓勵會員國與所有相關利益攸關方開展合作,加強抗擊新冠病毒所需的國際科學合作。
中國代表在作解釋性發言時嚴厲駁斥美方代表對中國的無端指責。中國代表說,疫情發生以來,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向國際社會持續分享疫情信息。早在今年1月3日,中方就開始向美方正式定期通報。而據媒體報道,美方在疫情初期就認識到疫情風險,但對美國民眾故意淡化風險,以免引起恐慌。是誰在隱瞞?
中國代表沒有明確援引哪篇媒體報道。據紐約時報9月10日報道,曾揭露“水門事件”的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即將于15日推出的新書《憤怒》中披露,今年2月7日,特朗普總統在接受他采訪時談到了新冠病毒,說“這是致命的東西”,但他當時對公眾不是這么說的。特朗普后來向伍德沃德承認,他“一直希望”淡化這種病毒的嚴重性。
在這次聯合國大會發言中,中國代表針對美國的指責接著追問,為什么擁有最先進醫療技術和最發達醫療體系的美國感染人數最多?為什么紐約成為疫情震中,聯合國在成立75周年之際被迫“關門”?
9月12日,中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例,全部為境外輸入病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0例。據紐約時報9月13日消息,美國前一天新報告確診病例39184例,至少新報告死亡698例,累計死亡人數超過19.3萬。
正如中方代表指出的那樣,如果美方真心抗疫,就應該集中精力保護本國人民生命健康,而不是忙于“甩鍋”卸責、轉移視線。如果美國真心抗疫,就應該立即解除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單邊制裁,而不是蓄意破壞他國抗疫努力。如果美國真心抗疫,就應該回到團結協作和多邊主義的人間正道,而不是損害世界衛生組織支援各國抗疫的行動。
上周,世界衛生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主席迪迪埃·烏桑(Didier Houssin)在法國《外國政治》雜志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及時向世衛組織報告情況,迅速應對,但美國卻頻頻對中國和世衛組織發出無理指責。烏桑稱這些指控“極端粗暴”。針對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決定,烏桑認為:“這將給國際社會的共同協作造成不良影響。”
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杰米·霍斯利(Jamie P. Horsley)8月19日在一篇題為“讓我們結束新冠病指責游戲:重新思考中國在抗擊大流行病中的作用”文章也承認,“中國衛生部門對新冠病的早期透明度以及較早采取措施遏制其傳播的意愿可能減慢了疫情的傳播速度,挽救了生命,特別是武漢首當其沖,承受了新冠病感染和死亡的沖擊。”
她說,“美國新冠疫情的爆發是世界上最嚴重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領導者的作為和不作為的結果。責怪中國而不責怪自己,這不是一種誠實的反思。”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s the worst COVID-19 outbreak in the world is in large part the result of our own leaders’ actions and inactions. Blaming China without also blaming ourselves is not an honest reckoning.)
誠如斯言,對美國此次在聯大上的“作為和不作為”帶來的后果,可能真需要“誠實的反思”。
(花生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