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在貿易政策問題上,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似乎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立場一致。他聲稱“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承諾要創造數百萬制造業就業機會,承諾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9月9日,拜登公布了其“美國制造”計劃,專門針對白宮告訴??怂剐侣勔?0月5日舉辦的“美國制造”日。希望有所變化的美國貿易伙伴可能只會將拜登的此番強硬言論看作競選演說而已。這實非明智之舉。
當然,拜登也會帶來一些變化。政策會更具一致性。墨西哥和歐盟的貿易官員不用那么狂熱地關注特朗普的推帖。拜登在抨擊特朗普與中國的“空洞”協議后,不太會選擇達成淺層的交易式的協議。事實上,盡管拜登素有喜歡做交易的名聲,但他可能對此不以為然。拜登曾有過表示,此類交易要等到“我們在美國投資”之后才會進行。
美國的貿易伙伴可能希望美國不再征收新關稅。他們得壓制這樣的期望。特朗普曾經自稱為“關稅人”,而拜登絕不是,不過他承諾會限制從中國進口對國家安全有威脅的商品。不履行環境義務的國家可能面臨承擔關稅或配額形式的碳調整費。
拜登認為,政府在支持美國制造業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個觀點與特朗普一致,而這或許反映了一個事實,即產業政策如今受到整個政界的青睞。拜登加強“購買美國貨”規定的計劃會讓美國政府從國外買到水泥、鋼鐵和設備難上加難。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會引以為傲。
據報道,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表達了對《政府采購協議》的不滿。該協議是一項國際協議,旨在防止政府對公共資金的使用施加限制。拜登承諾會重寫這項規則,這樣美國及其盟友就可以“用本國納稅人的錢來刺激對本國的投資”。
此外,相比特朗普的關稅手段,拜登承諾會采取更豐富的手段。他計劃投入300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支持對人工智能、電動汽車和5G的研究。“回收款”條例讓向海外下發公司轉移工作崗位的企業返還補貼。一些國家的政府會認為此舉缺乏公平性:在面對獲得補貼的競爭對手時,外資企業面對這樣一種形勢:打入美國市場所面臨的難度不亞于關稅。其他國家的政府會將其視為允許發放自家補貼。這兩種方法都會導致局勢緊張。拜登此前承諾會對那些利用“不公平補貼”削弱美國制造業的國家作出反擊。
拜登在兩件事上的沉默引起了外國對其延續特朗普政府政策的質疑。第一件事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有關,特朗普政府因打破其解決貿易爭端機制而舉步維艱。(世貿組織9月15日裁定,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施加關稅一舉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此舉并不會激起美國政府采取補救措施的意愿。)歐盟將爭端解決視為建立于規則之上的貿易體系的一部分,希望修復這一機制。對于是否加入其中,拜登還未表態。
另一件事是,拜登將如何處理特朗普征收的關稅。他曾大肆抨擊這些關稅政策,卻未保證會取消這些政策。這種策略也許會有點作用:拜登政府可能希望通過降低關稅來換取海外讓步。對美國的貿易伙伴來說,這簡直是熟門熟路。
(編譯:王晶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