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7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二十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努力與中美兩國保持良好關系,既有利于貿易發展,也有助于維持良好的區域關系。但是,9月23日,澳大利亞宣布與美國、英國達成一項新的安全協議,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最終將部署核潛艇,并最終表態站隊——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最終選擇了后者。
有專家稱澳大利亞選擇美國,無疑惹惱了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同時也讓澳大利亞過分依賴美國的保護,因為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又可能進一步升級。
近年來,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拉私人關系,現在也在與及現任總統拜登如此,顯然是更親近美國,成為其安全伙伴。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漸行漸遠,并在新冠疫情后因病毒溯源問題上開始走向惡化。
9月23日,中國對澳英美達成的新安全協議表示不滿。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中澳兩國關系惡化完全是澳大利亞方面造成的。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院江云稱,這項安全協議是壓垮中澳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沒有留下任何回旋余地,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他認為,除非世界大國博弈達到新的平衡,不然中澳關系會變得非常緊張。
澳大利亞的核武之路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23日上午,莫里森與美國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約翰遜一起宣布了這個新協定。拜登稱之為“歷史性的”,雖然沒有明確提及中國,但擺明了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根據新協議,英美澳三國將舉行會議,協調網絡、前沿科技和防御等相關事宜,更好地迎接安全挑戰。
英美兩國會協助澳大利亞部署、維護核潛艇。核潛艇將成為澳大利亞軍備的重要加強劑,不過,莫里森表示核潛艇在2040年以前不會將入列。
在之后召開的記者會上,莫里森將該協議稱為“永久伙伴關系”,并表示“這是新時代老朋友和摯友間的永久合作,會助力澳大利亞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讓澳大利亞處于安全狀態。
當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澳大利亞應“認真考慮到底把中國看作朋友還是威脅”。
正是因為澳大利亞一直和中美兩國之間保持平衡,才在政府更迭中保證了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的局面。
2003年10月,中美兩國領導人老布什和胡錦濤連續幾天在澳大利亞議會發表演講。2014年12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了澳大利亞,高度贊揚兩國關系,并與考拉合影。
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與中國的緊密關系。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量一度從2000年的36億美元飆升到2015年的740億美元。一些經濟學家稱,正是有了中國利潤豐厚的市場,澳大利亞才在金融危機期間避免了經濟衰退的窘境。
2020年4月,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要求調查新冠病毒的來源,因此引發中國不滿。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開始受到阻撓,包括長期海關延誤以及臨時關稅。
2021年9月,由于中澳關系緊張,澳大利亞的煤炭、酒類、大麥和牛肉的出口均受影響。
澳大利亞沒了回頭路
有人認為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斬斷了澳大利亞的退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羅伊·梅德卡夫稱,該協定將澳大利亞外交政策逼得“無路可退”。他表示,這說明在澳中關系上,澳大利亞不打算回頭了,最好的結果就是希望在競爭中共存,也就是印太地區達成穩定的威懾平衡。
根據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澳大利亞將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印度之后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有專家表示,這會讓澳大利亞在軍事能力方面更依賴美國。澳大利亞國內沒有核工廠,不得不從美國進口燃料,以及所有關于核潛艇操作的培訓和技能知識。
江云認為,在澳大利亞,很多人都在談論主權,而這基本上與主權能力背道而馳。澳大利亞將在國防上更加依賴美國。
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認為,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聲明會進一步讓澳大利亞失去主權,并且掉入中美沖突的漩渦。
”傍大款“式找強大盟友
親近美國的不僅有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麥格雷戈表示,“四角聯盟”里的印度和日本也在積極與拜登政府合作,以制衡中國的崛起。
麥格雷戈認,為了在印太地區應對中國的挑戰,達成了許多協議和合作關系,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只是其中一個。甚至英國同意幫助澳大利亞強化軍事裝備,這在英國外交政策中也是一個極大的轉變。
未來短期內,中澳關系可能會進入冷卻狀態。麥格雷戈認為,中國有可能因為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對澳大利亞施以懲戒,甚至有減少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數量。
有人對澳大利亞將國家安全和美國緊緊捆綁的決策提出質疑。江云認為澳大利亞有必要平衡和中美兩國的關系,這一點很重要。就像其他印太地區國家(如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一樣。她表示,澳大利亞轉向美國更多與文化有關,而不是外交政策,旨在“將這位強大的朋友留在亞洲”。
但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的院長梅德卡夫認為,中澳兩大政府系統不合拍,因此兩國關系破裂是不可避免的,并稱希望中澳兩國到21世紀關系向好發展是一個“幻想”。
(編譯:李蓉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