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3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主題為“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 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和檢察機關知識產權綜合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李雪慧介紹,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最高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近日專門就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發意見,以進一步引領全國檢察機關深化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工作,服務保障知識產權強國戰略。
2021年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6565件14020人
最高檢檢委會專職委員宮鳴介紹,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4590件7835人,同比分別上升16.8%和9.2%;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6565件14020人,同比分別上升12.3%和15.4%;監督公安機關立案299件,同比上升65.2%;共受理涉知識產權民事生效裁判、調解書監督案件538件,同比上升3倍。
21條務實舉措
為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宮鳴介紹,《意見》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從“總體要求”“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質效”“堅持開拓創新,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檢察體制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夯實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基層基礎”等四個方面提出21條務實舉措。
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質效全面提升為主要目標
宮鳴介紹,《意見》提出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工作“七個堅持”基本原則,指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主要目標,最終實現各項檢察職能全面協調充分履行,服務保障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能力顯著增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質效全面提升。
著力強化對植物新品種
授權確權行政訴訟監督力度
宮鳴介紹,《意見》強調綜合履職和綜合司法保護,著力強化對商標、專利、植物新品種等授權確權行政訴訟監督力度。
積極穩妥拓展
知識產權領域公益保護
宮鳴介紹,《意見》強調要依托公益訴訟法定領域,積極穩妥拓展知識產權領域公益保護。重點加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統籌保護涉及的食品藥品安全;從維護糧食安全出發,加強種業知識產權的公益保護。
加大為境外機構、組織
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犯罪打擊力度
宮鳴介紹,鑒于商業秘密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意見》將加強商業秘密司法保護單獨作為一條予以強調,明確要求加大對采用盜竊、利誘、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以及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
健全新業態新領域
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宮鳴介紹,《意見》要求檢察機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尤其是健全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業態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探索完善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加強司法保護與行政確權、仲裁、
公證存證等環節信息共享
宮鳴介紹,《意見》結合當前正在推進的知識產權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工作,要求檢察機關加強司法保護與行政確權、行政執法、調解、仲裁、公證存證等環節的信息溝通和共享,有效整合資源。
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
履行試點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宮鳴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總體來看,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綜合司法保護作用得到加強,改革成效正逐步顯現:一是積極探索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新機制;二是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水平;三是著力加強部門間和跨區域協作配合;四是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
呈現四個特點
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主任劉太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主要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商標權仍是犯罪行為主要侵犯對象;二是網絡侵犯知識產權成為重要侵權方式;三是科教文化和信息科技領域侵權呈現多發態勢;四是呈現團伙化、產業化、鏈條化趨勢。
依法充分適用財產刑
提高犯罪成本
劉太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特點,檢察機關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發揮“捕訴一體”制度優勢,嚴厲打擊,形成震懾。二是牢固樹立主客觀相統一的辦案理念,高度重視電子數據等客觀證據,建立健全技術調查官和專家咨詢制度,積極做好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和補充偵查工作,共同解決司法辦案中的技術難題,完善證據鏈條。三是依法充分適用財產刑,提高犯罪成本。四是通過制發檢察建議、開展企業合規等方式加強綜合治理,凈化行業生態,斬斷犯罪鏈條。
注重延伸檢察職能
實現權利人的最佳保護
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檢察機關不局限于“就案辦案”,注重延伸檢察職能作用。山東福某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馬某強、郭某侵犯商業秘密案中,檢察機關做好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工作,促進侵權人積極賠償取得諒解,實現權利人的最佳保護。
探索完善技術調查官制度
為檢察官提供專業參考意見
劉太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檢察機關將以制度建設完善為保障,探索完善技術調查官制度,協助辦理技術性較強的案件,為檢察官提供專業參考意見。
2021年起訴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人數
同比增加1.42倍
宋建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不斷加大對商業秘密司法保護力度。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商業秘密犯罪57件121人,占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起訴人數的0.86%,總量雖不算很大,但增幅較大,起訴人數同比增加1.42倍。
兩高將明確為境外竊取、刺探、
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罪的
法律適用標準
宋建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目前,最高檢正在會同最高法院聯合制定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將進一步明確侵犯商業秘密罪以及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罪的法律適用標準。
檢察機關將聚焦高新技術、
關鍵核心技術領域
侵犯商業秘密案件
宋建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檢察機關將加大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力度,聚焦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以及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加大對采用盜竊、利誘、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商業秘密,以及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行為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