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王先進、黃玉琦)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做客人民網推出的全國兩會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系列訪談欄目,就民革中央去年履職情況和今年工作重點,與網友互動交流。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
積極參政議政 提案涉及多個領域
回顧2021年的兩會提案工作,劉家強總結說,“民革中央提交了33件大會提案,多件提案助推有關政策盡快落地”。其中,5件提案入選全國政協重點提案,《關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提案》被評為全國政協“2021年度好提案”。
劉家強在訪談中表示,注重突出民革在社會法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三農”等參政議政工作重點領域的優勢特色,一直是民革中央提案工作的重要原則。今年民革中央向政協大會提交提案38件,在經濟領域有完善平臺經濟監管等提案,在社會和法制領域有構建生物多樣性法治保障體系等提案,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工作領域有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等提案,“三農”領域有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等提案,其他領域有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等提案。
下發“一號文件” 明確調研重點
2021年,民革中央將“完善法治保障與政策引領,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定為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課題,赴5省市開展了調研,從完善中國特色科技創新法律法規體系、構建知識產權全方位司法保護體系、健全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全年選定18個重點調研課題,通過上下聯動、資源整合、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深入開展調研考察33次,召開專題議政性會議6次,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書面建議14篇。
2022年,民革中央還將聚焦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重大命題開展調查研究。劉家強進一步介紹說,“我們下發了‘一號文件’,明確了今年的11個重點調研課題”。具體來說,將圍繞推動南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立法等問題,“開展廣泛深入調研,努力提出真知灼見,助推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注重定點幫扶 做好對口民主監督
“民革中央把定點幫扶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民革全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劉家強表示,2022年,根據《民革中央定點幫扶納雍縣工作方案(2021—2025年)》,民革中央明確了6項具體工作安排,并將繼續做好以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質量提升為重點的定點幫扶工作,全力助推納雍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年,民革中央對口湖北省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劉家強列出了具體的工作數據:9個監督調研組走訪了湖北省26個縣(區、市),在不同工作層面提出意見建議近百條,完成監督調研報告9篇。綜合多方意見,民革中央形成了年度監督工作報告,已報送和反饋有關方面。2022年,民革中央將重點圍繞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城鎮污水垃圾處置、工業污染治理、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控、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塑料垃圾污染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與調度及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等情況,開展好民主監督工作。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提出建議的同時,以多種形式參與到湖北省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中,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出貢獻。
發揮優勢特色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民革作為以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為工作重點和主要特色的參政黨,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歷史大潮中,發揮著積極和獨特的作用。
面對新的形勢,劉家強表示,“民革將進一步發揮淵源優勢和特色,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貢獻力量”。一是密切關注兩岸關系中的新動態、新情況、新問題,提升涉臺研究水平再上新臺階;二是把爭取民心放在核心位置,持續探索由交流到融合再到認同的有效途徑,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再添新動力;三是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紀律過硬的高素質祖統工作隊伍,加強自身建設再創新局面。
(王先進、黃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