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25日電《紐約時報》近日一篇報道發現,據洛杉磯縣官方的數據,該縣在2021年一年內有287位無家可歸者喪命歸天,平均每天5人,創下全球性的記錄,而全美無家可歸人員的死亡則數以千記。
在美國各個城市里,無家可歸者以年長者居多,室外生活和睡眠都會影響壽命,致使死亡數量大幅度增加。此外,原本用于止痛的芬太尼垂手可得,這已成為這一類人群體死亡的主因。另一個主因則是心臟病。
在美國眾多城市里, 新冠疫情使得無加可歸者更加難以獲得醫療服務,同時居住成本攀升以及醫療部門以防疫工作為主,也造成無家可歸者的死亡數量翻了一番。
加州的情況最為嚴峻。全美大約50萬無家可歸者里,有25%在加州。據保守統計,在加州58個縣里,2021年有4800名無家可歸者死亡。
在加州洛杉磯縣,2015年至2020年,無家可歸者的人數增長了50%,而這一類群體的死亡數增長幅度更為迅速,同期增長了20%,在2021年接近2000人。
一些無可家歸者在死亡數小時后才發現,而一些人則因為聯系不到家人而只能停放在太平間里。在舊金山,最普遍的情況是,無家可歸的人在紙箱、帳篷和其他過渡安置房里過夜。2021年春季,一位無家可歸者的遺體躺在道路隔離帶上的紙箱里,外面寫著“內有遺體,無人知曉”字樣。
洛杉磯市衛生局的一項研究發現,無家可歸者死于吸毒或酗酒的機率是普通人的35倍,死于心臟病的機率是4倍,死于交通事故的是16倍,死于謀殺的是14倍,以及死于自殺的是8倍。
加州是接受聯邦疫情紓困資金最多的州,向無家可歸者提供的資金達創下歷史記錄。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2021年宣布提供120億美元資助無家可歸人員,其中投資建造成42000幢住宅。
洛杉磯縣在2017年以全票通過方式提高銷售稅,計劃在之后10年里向無家可歸人員資助項目投入35億美元。此后,該縣為78000無家可歸者提供了住房。不過,該縣官員表示無力為繼:據統計,每天有207位無家可歸者想要住房,而每天有227人流宿街頭。
無家可歸者在各類死因中“居榜首”
在街頭,精神疾病、濫用藥物以及普通疾病出現失控情況下,死在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之外的無家可歸人數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據研究,阿拉米達縣在2018年至2020年有809名無家可歸者死亡,其中25%死于過度吸食毒品,50%死于心臟疾病、癌癥、中風和慢性病,其他的則是意外事故、自殺和他殺。薩克拉門托縣2021年有三名無家可歸者凍死街頭。
如今,無家可歸人群里,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老齡化。一項研究發現,舊金山無家可歸群體的平均年齡在持續增長,從30年前的30多歲增長至50多歲。這些年齡為50歲的無家可歸群體普遍身患老年病:穿衣和洗浴困難、視力和聽力問題,以及小便失禁。
在這項歷經九年的研究里,有四分之一的無家可歸者已離世,年齡中位數為63歲,而美國的平均壽命為77歲。
在整個加州,無家可歸的死者基本上都是男性,而黑人男性死亡率超過在正常人口死亡率。在洛杉磯縣,男性占到無家可歸群體的67%,而在無家可歸死者中占83%。在舊金山,50歲男性在所有因過度吸食毒品而死的年齡段里最高的。
(編譯:王旭泉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