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次審議大會正在紐約舉行。大會會期為8月1日至26日,它是國際社會為全球核秩序正本清源的一個重要契機。尤其重要的是,該條約有191個締約國,數量位居各類軍控協議之首。
雖然五年一度的大會由于延宕的新冠疫情召開一度推遲,它仍不失為一座“鬧鐘”,提醒著全世界要防止核擴散。大會也讓我們再度關注起AUKUS,即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安全伙伴關系。在該關系框架下,英國和美國將幫助澳大利亞獲得多達8艘核動力潛艇。
2021年9月15日,三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AUKUS。令世界愕然的不僅是澳大利亞違反了以約660億美元向法國購買柴油動力潛艇的合同,還因為美英這兩個核武器國家承諾幫助一個無核武器國家獲得核驅動裝置,即核潛艇。這嚴重違反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定。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人員估計,用于建造八艘潛艇的核材料將足以制造64至80枚核武器。
AUKUS三國都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但它們正在破壞條約的權威性、沖擊全球防止核擴散工作。這也是澳大利亞的東南亞鄰國以及國際社會強烈反對三方這一計劃的原因之一。
東盟十個成員國一直在努力構建東南亞無核區。1985年締約、1986年生效的《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則旨在保護南太平洋地區不染指核擴散。
但澳大利亞的核武器野心大大增加了地區小國的安全壓力,因為這些國家擔心AUKUS的核潛艇計劃會加劇軍備競賽。在該計劃宣布后不久,幾個東盟國家的駐華大使就造訪中國外交部,表達對AUKUS的共同關切。中方從一開始就一直反對達成這項計劃。
盡管澳大利亞自由黨前總理莫里森今年5月在議會選舉中落敗、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接任總理,但澳大利亞仍在推進AUKUS核潛艇計劃,并仍在與英國、美國一道不遺余力地粉飾這項爭議極大的計劃。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在6月份就表示,根據上屆政府的計劃,潛艇將在本世紀40年代交付,但新政府“將研究所有可能的選項,將這一時間提前”。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馬爾斯稱:“我認為,這一時間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可以往前提前8年?!?/p>
為了應對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本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三國起草了一份工作文件為其核潛艇協議辯解。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7月份發布的一份未經編輯的草案,三方已同意“向澳大利亞提供完整的、已焊死的發電機組”。文件稱,為了進一步證明該計劃之合理,三國愿意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這種自相矛盾的說辭改變不了這筆核潛艇交易的性質。無論這三個國家如何拼命用法律或道德外衣來掩飾他們的骯臟交易,鐵一般的事實是:它們在從事武器級核材料的轉讓和接收,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紤]到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在核擴散領域的斑斑劣跡,國際社會除了澳大利亞和英國這一對買家和賣家,還應對美國在這起核擴散案中扮演的角色嚴加審查。
1994年,在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最初階段,美方與朝方在日內瓦達成協議,后者凍結其核武器計劃,以換取美國幫助朝鮮發展民用核設施。
但美方繼而食言,在后來數年間停止了這方面的對朝援助,加劇了朝鮮半島的核武器化進程。此外,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決定讓美國退出了伊朗、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德國于2015年簽署的伊朗核協議,這對全球核不擴散合作造成了嚴重打擊。
考慮到美方在支持如此一項重大的核武器材料交易,正在紐約舉行的審議大會正是國際社會讓三國承擔起責任的良好契機。無論大會在這方面最終能走到哪一步,任何國家都不應坐視三國這項骯臟的核潛艇交易繼續進行下去。
國際社會應發出有力聲音揭露三國的陰謀,維護世界秩序,加強全球戰略穩定。
(張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