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12日貴陽市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11日0-24時,貴陽市新增確診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130例。本輪疫情以來,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6例,無癥狀感染者357例,已解除醫學隔離觀察3例。
當前,云巖區、南明區、花溪區仍處在臨時靜態管理階段。
連日來,貴陽市十分關注市民朋友的物資保障和靜待居家情況。針對近期網絡反映的有關問題,分級分類實施精準管控,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物資配送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一是進一步暢通物流人員通行。從9月11日起,允許快遞員、外賣員、社區團購訂單配送車輛駕駛員憑健康碼綠碼、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及“通行證”,在除高風險以外區域進行物資配送,允許跨區域通行,無接觸配送,以物流的通暢保障市民居家靜待的安心。
二是切實做好末端投遞服務。加快推進投遞末端門店、設施恢復及管理。中低風險區域,恢復菜鳥驛站等快遞終端門店,其中中風險地區實行錯峰有序領取,低風險及其他區域有序流動配送。高風險區域由物業或社區設置包裹、外賣非接觸存放點,實行無接觸交接,社區安排進行轉送。
三是開展“無疫小區”創建。9月13日起,在全市臨時靜態管理區內,符合相關創建條件的居民小區,開展“無疫小區”創建活動,經過嚴格的程序認定,創建成功后居民可在小區內有序活動,社區超市商店可限流營業,餐飲業可對外提供服務,但不得堂食,人員不得聚集。
據介紹,通過對近日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分析,臨時靜態管理期間內,一些區域的確還有人員隨意流動,造成疫情傳播,增加了風險。由于少數人的亂動,造成了更多人的被動。
提倡創建“無疫小區”,就是為了調動群眾抗疫積極性,充分發揮群眾在疫情防控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全民防護意識,營造“健康無疫、人人參與、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爭取早日實現“疫情零輸入、居民零感染”,最強力度、最大范圍,保護市民的健康,為有序恢復生產生活提供前提條件。
新聞發言人貴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何成江表示:“我們由衷希望臨時靜態管理區的廣大市民朋友積極參與,嚴格落實各項管控要求,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把;希望有序流動區域的市民朋友給予臨時靜態管理區更多支持,非必要不前往,多幫忙、不添亂,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