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洛陽9月16日訊 (記者李培剛) 20年多前,在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出口處的小浪底村,一道大壩將大含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水沙攔下。多年來,水利工作者在這里不斷探索黃河泥沙的治理之路,創新地提出 “一高一低”的思路,利用黃河干支流水庫群實施聯合調度,調水調沙,重新協調黃河的水沙關系。
俯瞰小浪底水利樞紐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究竟有多少泥沙?
黃河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經黃土高原蜿蜒而下,裹挾著巨量泥沙奔涌東流。據統計,每年黃河會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的黃沙,其中有4億噸泥沙不流入大海,而是沉積在下游河道,久而久之,形成聞名于世的地上懸河。
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水量調度處處長李鵬接受采訪 中國網記者 李培剛攝
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水量調度處處長李鵬介紹,小浪底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開發里程碑式的特大型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不僅控制著黃河92%的流域面積和91%的徑流量,還控制著近100%的泥沙,因而,調節水、沙關系成為小浪底工程的“重頭戲”。
面對源源不斷的入庫泥沙,小浪底水利樞紐采用先進的工程設計方案和優化的水庫運用方式,使相當一部分攔沙庫容重復利用。同時,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人為沖刷河道,減少下游河道淤積。
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一直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在2002年7月4日到7月15日黃河進行了首次調水調沙試驗,這次被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河流泥沙治理試驗,實現了幾代黃河人的夢想,是傳統治黃向現代治黃轉變的里程碑,從此黃河水沙關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了解,黃河干支流水庫群實施聯合調度,利用黃河上游水庫攔洪削峰,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盡力多攔蓄洪水,維持水庫高水位運行,發揮“龍頭”水庫跨時空調節作用;中游小浪底水庫承上啟下,降低水位運行,留出足夠防洪庫容,確保防洪安全,減少洪水漫灘概率,兼顧水庫河道沖淤,塑造穩定的中水河槽。
2021年10月9日,受持續降雨和來水影響,小浪底水庫達到273.5米的歷史最高水位,黃河中下游河段面臨巨大的考驗?!斑@次秋汛考驗,防洪調控有一大工作亮點是水量控制精度高?!崩铢i說,“如果控水過量,下游則會斷流;過少則會造成洪災?!睘闇p輕黃河中下游防洪壓力,小浪底水庫全力投入防洪應用,通過預測洪水水量,結合下游河道流量情況,實時調整控制水量,嚴格按照需求進行攔截與釋放,有效保障了黃河下游度汛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黃河小浪底:承上啟下精準調控 讓黃河成為造福百姓幸福河 20年多前,在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出口處的小浪底村,一道大壩將大含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水沙攔下。多年來,水利工作者在這里不斷探索黃河泥沙的治理之路,創新地提出 “一高一低”的思路,利用黃河干支流水庫群實施聯合調度,調水調沙,重新協調黃河的水沙關系。今年青海已累計增殖放流各種魚類2185萬尾24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自今年“全國放魚日”以來,青海省已累計向長江、黃河流域增殖放流花斑裸鯉、重口裂腹魚、齊口裂腹魚75萬尾,放流青海湖裸鯉2110萬尾,總計放流2185萬尾,圓滿完成2022年魚類增殖放流任務。聚焦新時代江河治理理念 “江河國際論壇”在京舉辦為貫徹國家“江河戰略”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由中國水科院主辦的“江河國際論壇”于24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國內外知名院士、資深專家學者圍繞江河治理的理念變革與新技術應用等議題進行學術交流,并發布《River》(江河)首刊。
(李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