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廖培
“電梯終于修好了,我們不用再走樓梯耽誤時間了。”10月9日早上7點半,株洲市天元區紫竹茗園小區5棟,住在高層又急著上班上學的許女士和孩子出門時,有了這個驚喜發現。
從維修人員口中得知,電梯維修的費用全部由住宅維修資金所購買的電梯保險承擔,業主們紛紛感慨,以后再也不用擔心電梯“趴窩”而反復折騰了。
這是株洲市紀委監委開展住宅維修資金專項整治后,市民感受最直接的變化。而此前,該棟樓運行長達13年的電梯經常發生故障且得不到有效維修,爬樓的居民怨聲載道,腿腳不便的老人和趕早上班上學的住戶更是苦不堪言。
在全市,類似的問題很普遍。僅2021年,株洲市長熱線關于住宅電梯故障、損壞得不到妥善維修的投訴就多達3033條,一度成為株洲最頭疼的民生問題。
“通過緊盯電梯難修現象,紀律監督揭開了問題背后住宅維修資金管理使用亂象的‘鍋蓋子’。”株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數據分析研判與深入小區實地調研,發現有些10多年未動過住宅維修資金的小區,維修投訴不絕于耳;而有些維修資金經常使用,且余額少于初繳金額30%的小區,卻未按規定補交資金,甚至余額為負數;同時住宅維修資金被職能部門“久借不還”現象十分突出。“這說明市房屋維修資金管理中心在維修資金使用審批上存在失職失責現象。”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紀委監委用問責促履責,對市房屋維修資金管理中心3名在維修資金使用備案中把關不嚴、未盡到嚴格審核職責的領導干部予以黨紀政務處分,并督促該中心追回相關部門借用、房地產開發商拖欠和部分業主欠繳的住宅維修資金共計2.29億元。
同時,派駐監督同步推進,督促該中心修訂《株洲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從源頭規范資金的管理使用,重新制定《株洲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一般使用流程》,用住宅維修資金及儲蓄收益為住宅電梯購買商業保險,使維修資金申報流程大大簡化,縮短了維修“等待期”。
“已購買保險的電梯,曾經居高不下的維修投訴現在變成‘零投訴’了。”市房屋維修資金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市紀委監委開展專項整治后,用維修資金及收益為住宅電梯購買保險的工作正全面鋪開,全市符合“運行5年以上”保險購買條件的電梯有5300余臺,目前已為其中涉及投訴的1367臺電梯購買了保險并進行了維修。
(劉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