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黨員、老支書、當家人”這是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的鄉親們對齊永新的親切稱呼。當了18年村支書,齊永新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當一天村干部,就要想辦法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在齊永新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發展,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新李士村,成為寧夏隆德縣鄉村振興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走進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老遠就能聞到一股胡麻油的香味。土法榨油車間的爐子上正翻炒著村里自產的胡麻,火候足了以后,經過石磨研磨成油泥,再經人工拌合形成直徑一米的油餅,放入油槽,使用杠桿原理壓榨,香噴噴的土法胡麻油就被制作出來了。像這種回歸傳統手工藝發展起來的特色產業在李士村還有很多,都是“老支書”齊永新帶領鄉親們逐一摸索實現的。
然而十多年前,李士村還是當地出了名的“空殼村”,產業基礎幾乎為零。齊永新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村里首家養牛合作社,帶領大家種草養畜。短短幾年時間,李士村就發展成草畜產業特色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000元。嘗到甜頭的鄉親們被激發出強烈的發展愿望,干部群眾的凝聚力也空前高漲。這個時候,齊永新又從村里閑置的房產中找到了增收的突破口。
2018年,在齊永新帶領下,李士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改造閑置校舍,打造土方醬醋廠、土方榨油坊、小雜糧加工、枕套制作、愛心超市和農機服務站,將閑置資源變成了優質資產,農民當上股東參與經營分紅,李士村村集體經濟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探索出“黨支部+合作社+經營主體+農戶”的聯農帶農發展機制。如今,鄉親們足不出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創業夢。
2019年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評為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齊永新也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和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步入鄉村振興,永遠都閑不住的“老支書”,對李士村今后的發展又有了“新想法”。
“以鄉村振興為主題,我們就是打造我們村上的旅游,以我們的手工醋和傳統的手工油以及雜糧面帶動,讓他們來體驗觀摩,讓我們的旅游更好地增加群眾的收入。”齊永新說。
齊永新整天琢磨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產業發展、村莊建設的事。對于齊永新的付出,也有人不理解,問他:“你年齡不小了,又不愁吃不愁穿,還這么拼命值不值得?”齊永新總是這樣回答:“我是李士村人,就愛這一方水土,鄉親們的信任,我決不能辜負。”(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海報 鞏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