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培斜村黨支部書記、二十大代表華錦先。(供圖)
中國日報福州10月19日電 華錦先是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黨支部書記,二十大代表,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模。26年來,在他的帶領下,昔日省定貧困村培斜從無產業、無人才、無技術的困境中走出了一條以“竹茶加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三大特色產業為中心的三產融合發展之路;從村民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5000元,發展到2021年的人均年收入3.0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30萬元,全村社會總產值近3.8億元,并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特色村”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培斜淘寶村。(供圖)
1993年,華錦先從一張涼席起家,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帶領村民創辦了42家竹涼席廠;2003年,他帶領培斜村發展竹茶產業,目前,全村茶葉種植面積1500余畝,擁有茶葉加工廠4家、竹制品加工廠28家;2013年,他將目光瞄準電商領域,打造“培斜淘寶村”。而后,他又創新公司化運作模式發展鄉村特色旅游,開發九溪廬景區、橡皮艇漂流、水上樂園等旅游項目,多業并舉的產業格局進一步形成。
培斜村九溪廬景區漂流。(供圖)
今年,華錦先帶頭制訂《新羅區培斜村高質量發展推進“紅土共富”行動方案》,結合鄉村旅游,逐步打造中醫藥膳一條街、中草藥種植園等。
為了切實推進“紅土共富”,華錦先時常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考察團隊,介紹致富經驗。同時,作為講師,他還為古田干部學院鄉村振興學院的學員講授致富經驗。
“代表就是要為人民,實實在在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就是我始終踐行的使命和宗旨。”華錦先告訴記者。
培斜村竹席加工廠。(供圖)
對于未來發展,這位培斜村帶頭人的心里早已繪就了藍圖:推進竹茶加工、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三產融合”發展體系更加完備;對村內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實現景區整體規范化運營,深入打造生態游、體驗游、康養游等旅游線路;謀劃民宿規模村建設,積極推進全村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知名景區。
培斜村福海龍鄉景區五谷豐登。(供圖)
道路兩旁的標準化廠房、錯落有致的新居、來來往往的游人……培斜村里一片繁榮景象。而華錦先,依然堅守基層一線,默默地踐行著黨代表為民服務的承諾,在鄉村振興道路上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