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29日電 以“把握機遇挑戰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的第88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今天在海南海口舉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這是黨的二十大向世人發出中國堅定改革發展的重大信號。
遲福林提出三點看法:
第一,深化改革是最大的發展預期,要以深化市場化改革的務實行動增強各方的發展預期和發展信心,要以深化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為重點優化發展環境。他認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形成經濟企穩向好的發展勢頭。這不僅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也將為面臨衰退挑戰的世界經濟提供重要動力。
第二,結構轉型蘊藏巨大發展潛力。要以結構轉型為主線深化結構性改革,贏得發展主動。我國的結構轉型將為全球貢獻巨大的新增需求市場。他認為,我國的結構轉型將促進形成更加穩定、多元、平衡、包容的世界經濟格局。
第三,擴大開放是發展的重要條件,要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發展與安全,要穩步擴大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制度型開放,要以高水平開放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他認為,面對多重全球性危機疊加的嚴峻挑戰,中國堅定地推進高水平開放,不僅是基于自身統籌發展與安全的務實選擇,更是向世界主動分享中國大市場的重大舉措,不僅將推動促進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也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與世界經濟再平衡創造有利條件。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如何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科學把握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中國如何進一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是國內外關注的重要議題。在此背景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日報社、中國銀行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于10月29-30日在海南海口合作舉辦以“把握機遇挑戰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的第88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