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文/杜鵑 許鳳)不少英國專家和學者近段時間對二十大報告中所提“中國式現代化”深有感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們根據近年來自身與中國的“交集”、在中國的參訪感受以及對中國這十年的觀察得出結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國家對外擴張掠奪、忽視社會平等和不顧環境影響的現代化“老路”存在本質區別。
具有“世界共性”與“中國特性”
近代以來,現代化是強國富民的必然途徑、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英國政治評論員卡洛斯·馬丁內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國際社會目前普遍認為,現代化是一個發展和運用科學技術以使人類生活更美好的進程。“隨著工業、生產技術、通訊方法、運輸系統、能源系統和醫療保健的發展,人類逐漸掌握提供健康、有意義和有尊嚴生活的能力。”
連日來,“中國式現代化”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詞。英國專家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副主席基思·貝內特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特性”脫口而出,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杜鵑 許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