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長順縣,衛生室家庭醫生走村入戶開展上門服務,給行動不便的村民測血壓 長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隨著春節臨近,返鄉群眾日漸增多,農村感染率持續上升。為進一步織牢農村疫情防控網,貴州省長順縣建立縣、鄉、村三級醫療聯動服務機制,統籌醫務人員調配、優化便民就診措施,為農村居民送上貼心診療服務。
在長順縣長寨街道新壩社區衛生室,更新完村里重點人群和返鄉務工人員臺賬后,醫生羅毓琳開始了一天的接診工作。
“我們的就診標準流程和上級醫院區別不大,病人來了先量體溫,體溫高就安排在隔壁發熱服務站,服用退燒藥,觀察半個小時,如果體溫還高的話就往上級醫院走,這段時間的病人比較多,平均每天30多個,比以前都高很多倍。”羅毓琳介紹說。
面對農村群眾感染面廣、風險高等現狀。長順縣統籌調配醫務人員,實施分級診療,在全縣64個村級衛生室設置發熱服務站,配備相應的醫務人員,滿足群眾健康就醫需求。
針對農村一老一小、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長順縣積極發揮各衛生院(室)家庭醫生作用,走村入戶開展上門服務,給行動不便的群體測血壓、量體溫,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全力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
“我們家庭醫生團隊有2到3人包保一個片區,平常我們每個季度按時去走訪慢病、大病、重病這些老年人,問他們的健康情況。時間來不及我們也會通過電話問診了解情況,以前我們都是一個季度一次,現在我們都是一星期一次。 ”長順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威遠分院醫生吳歡說。
“對于農村疫情防控的這塊,我們主要從重點人群摸排建立臺賬,壓實我們鄉村醫生簽約團隊的職責,規定好服務隨訪的時間,確保一些行動不便的重點人群,基礎疾病的一些老人能夠在家就得到我們鄉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的服務,及時有效地解決發熱重癥等問題。”長順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陳志勇說。
為全面筑牢農村疫情防控屏障,長順充分依托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發揮縣域醫共體作用,強化協調聯動服務,以村衛生室為基礎,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全覆蓋,讓農村居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重病不出縣。
“制定了我們縣、鄉、村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后,醫師們下沉到鄉鎮,甚至下沉到村,以帶教坐診的方式帶我們的鄉鎮和村室的衛生人員,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陳志勇補充說到。
目前,長順縣共開設發熱門診4家,配備醫護人員近28人,實行三班倒,17 所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置發熱診室,每天配1醫1護坐診,64 個村衛生室均設置發熱服務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78658人,重點監測人群2633人。同時,通過合理調配藥品,及時下方到鄉鎮、村,發動社會愛心人士熬制中藥湯劑等,保障群眾用藥需求。(田華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