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隴原大地春意盎然。蘭州海關認真落實今年全國“兩會”精神,立足甘肅實際,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外貿促穩提升,奏響隴原發展“春日序曲”。
日前,產自甘肅隴南的60噸冷水鱘魚經蘭州海關所屬天水海關檢疫合格,順利出口。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的白龍江水庫,是國內少有的冷水鱘魚絕佳養殖地。這兒養殖的鱘魚品質高、營養價值豐富,深受市場歡迎。但冷水鱘魚對水溫要求很高,運輸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活魚大量死亡,造成企業損失。
為助力企業保訂單、穩出口,天水海關打通查檢綠色通道,建立“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在前期以企業管理和產品進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探索開展人工查驗和視頻遠程查驗相結合的靈活查驗模式,對企業申報的出口活魚快速放行,實現出口放行“零”等待,為出口鱘魚爭取市場“鮮”機。
“海關為我們開通綠色通道,鱘魚從出口申報到進入越南市場,全程不到3天,真正實現了保鮮出口、新鮮上桌。”隴南市都成水產養殖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安彥平說。
春分前后,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外繁制種基地進入播種期。蘭州海關所屬中川機場海關積極協調口岸辦、航空公司等相關單位,為轉關運輸的入境種子優先配艙,采取“7×24小時”作業模式,確保國外蔬菜、花卉原種快速通關,跑出春耕助力“加速度”。同時,該關派員深入企業指導幫扶,聚焦企業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多次組織開展政策宣講,為相關代理報關企業配備幫扶專員,精準提供政策咨詢服務,解決通關難題。
“多虧海關工作人員專人專崗,對進境種子隨到、隨核、隨報、隨查,才確保了快速通關,不誤農時。” 甘肅經緯順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破除各種隱性壁壘,一視同仁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中川機場海關關長及平說,“下一步我們要更好發揮海關職責,為民營企業走高質量發展路子增活力、添動力,支持全省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2個月,甘肅省外貿進出口總值98.7億元。其中,出口值28.4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排名全國第11位。
(蘭州海關供圖)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