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祖先,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清明節凝聚著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情懷。4月1日,在又一個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清明踏青揚傳統 放飛紙鳶寄思念”主題文化活動亮相銅梁區原鄉中央公園。伴隨春日美景,現場市民感受著傳統文化魅力,也寄托了對先人的思念。
▲孩子們在風箏上作畫。
這場特別的活動由銅梁區圖書館帶來,也是該館“共饗時節”傳統節氣系列公益活動組成之一。作為該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品牌項目,“共饗時節”傳統節氣系列公益活動主要面向親子家庭,旨在讓參加活動的孩子了解節氣習俗、感知四季自然變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之一,也是戶外活動和親子互動的好時機。清明節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通過這場主題活動,有助于讓小朋友加深對傳承的認知,這種傳承既有家族血緣意義上的傳承,也有中華文化意義上的傳承。”活動相關負責人說。
現場洋溢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在圖書館特邀老師介紹下,家長和孩子們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習俗,還通過歷史事件的講述,學習了古人和先烈們光照千秋的精神。老師們還以圖畫和詩句結合的方式,將吃青團、踏青、蕩秋千、掃墓等清明習俗娓娓道來,加深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放飛紙鳶寄托思念環節,尤其受到了孩子們歡迎。區圖書館準備了一只只形狀各異的空白風箏,孩子們在家長陪伴下,拿起畫筆,發揮創造力,在風箏上揮灑童真童趣,畫出了一幅幅春天的美景,也表達著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一只只風箏飛在空中,孩子的思念也通過高飛的風箏傳遞到無盡的遠方,春光無限,一個看似簡單的游戲,也加深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