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4日衡陽訊 4月2日至3日,衡陽市舉行“萬里衡陽雁,聚力中心化”2023衡商大會,全國各地400余名衡陽籍企業家和相關商會代表,齊聚衡陽,共敘鄉情,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此次衡商大會對衡陽市第一屆民營企業強榜和衡陽市第一屆“興衡貢獻獎”獲得者進行授牌和頒獎,衡陽市首批聘請的21名招商顧問接過聘書,正式“上崗”,簽約“湖南移動衡陽數字信息化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32個,總投資額328億元。從產業類別看,工業制造業項目18個,占比56.3%,總投資額108.5億元;能源與城市基礎設施項目5個,占比15.6%,總投資額165億元;第三產業及其他項目9個,占比28.1%,總投資額54.5億元。
中共衡陽市委書記劉越高寄語在外衡商,爭當衡商精神的傳承者,勇當事業發展的奮斗者,樂當家鄉建設的助力者,善當衡陽形象的推介者,把家鄉的發展勢頭講清,把家鄉的發展機遇講透,把家鄉的發展環境講優,把家鄉的發展前景講明,更多投資家鄉、宣傳家鄉,在桑梓地放飛夢想成就輝煌。
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希望廣大衡商、老鄉以“萬雁歸鄉、同心同向”的姿態,帶著感情,帶著理念,帶著資金,帶著項目常回家看看,一如既往地為家鄉發展獻計出力,為衡陽騰飛添磚加瓦。
自“迎老鄉,回家鄉,建家鄉”活動開展以來,衡商大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迎老鄉,回家鄉,建家鄉”活動金字招牌,促成了瑞達電源、工惠繹家、眼鏡產業小鎮、光云科技、大井集團、湖南同祺生物科技園、船山時間谷鐘表產業園、湘南紡織產業基地、衡山家居建材城、佰齡天壽中國醫學發展中心等一大批“衡商回歸”標志性項目先后落地,引進投資額上千億元。招商引資入園的規模企業中,屬衡陽籍人士或返鄉人士創辦的占六成以上,全市70%以上的新增規模企業和80%的新增企業投資,均來自“衡商回歸”的投資項目。(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