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4月6日訊(記者 胡杏子 通訊員 陳呂芳)“大家好,歡迎來到康康的直播間!”4月5日上午,十八洞村大學生村官施康一如往常打開了他的直播間。穿過金黃的油菜花田,走過翹角飛檐的深山苗寨,他手持直播機器開啟了“當日份”的推介。
這樣的場景,如今的十八洞村常常上演。沿著青石板路拾階而上,可充電可預警的現代化智慧燈桿遍布,三五游客滴滴一下“掃碼取貨”,刷抖音做直播的歡聲笑語不時傳來。這個春日,得益于數字鄉村建設的推進,深山苗寨煥發勃勃生機。乘著“數字化”的春風,十八洞村向著產業興旺、風景優美、生活宜居的富美鄉村高歌猛進。
云霧中的十八洞村。趙持 攝
筑路“上云”,拓寬“云端高速”再造致富標桿
“這是我們十八洞的苗繡,非常精美,喜歡的朋友可以看看一號鏈接。”推介起家鄉的苗繡,施康如數家珍。直播現場,他熟練地轉動手中的團扇,向網友展示精美的湘西苗繡。
施康正在直播。 趙持 攝
“最開始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十八洞村在2020年就已經用上5G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為家鄉帶來更多能量。”施康告訴記者,近年來,十八洞村的“生機”讓自小在村里長大的他們看在眼里,外出討生活的年輕人不斷出現“回流”,他就是其中一員。
2019年底,大學畢業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開始用鏡頭記錄真實的鄉村生活,定期在網絡上開直播,講述十八洞村的故事。通過直播,他已幫助村民獲益50多萬元。“以前我們只能坐在家里直播,隨著5G、千兆等網絡的改善,現在我們能走出戶外,在農田邊推介特色產品。有了網絡的翅膀,十八洞村的特產走向了全國各地,甚至遠銷國外。”施康說道。
正是在這樣的直播鏡頭下,五彩艷麗的苗繡銷往全國各地,村里的留守婦女也有了新的“身份”。“銷售我們不擔心。如果總書記再來十八洞村,我一定要告訴他,我們的苗繡產業發展起來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十八洞村苗繡合作社負責人石順蓮說道。
工作人員正在為石順蓮老人家進行通信檢修。趙持 攝
據悉,從2014年實現光纖入戶,到2020年全面升級5G,如今,十八洞村已實現了光纖入戶、光網全覆蓋。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十八洞村十年巨變。“云端上的信息高速”不斷拓寬提質,破解了城鄉資源單向城市流動的困境,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網絡致富自強,鼓了腰包。十八洞村從信息化扶貧到網絡致富,為全國打造了脫貧致富的典型標桿。
平臺“上新”,加速數智賦能扮靚美麗鄉村
實時客流4674人,平均停留3.83小時,來自長沙的游客184人,智能燈桿正在監測中......在十八洞村的智慧指揮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實時數字正在不停跳動著。從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到VR體驗、智能安防,智慧鄉村不斷上新,一屏盡覽。
“中國電信已經投資200余萬,為十八洞村量身打造數字鄉村平臺。”中國電信湘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劃,十八洞村數字鄉村平臺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將建設5A景區信息化平臺、慢直播、酒店ITV、一碼游小程序、一屏指揮、云廣播、5G消息、智慧黨建、數字村部等10個功能模塊。
十八洞村智慧指揮中心主任唐志勇介紹,目前,景區一碼游、一屏指揮兩大模塊已上線,實現了對景區的數字化管理。“景區服務涉及到方方面面,遇到突發事件,系統會自動報警,我們可通過智能音柱實時廣播并聯系附近的安全員迅速解決。”唐志勇介紹。
十八洞村一碼游小程序。(截圖自小程序)
然而,與智慧中心濃濃的科技感不同,十八洞村梨子寨的另一頭,從湖南省龍山縣來到十八洞村旅游的游客陳清正在悠閑辦理民宿入駐。在她看來,便捷的數字鄉村網絡應用更多的是讓十八洞村“美麗看得見”。
“第一次來‘首倡地’,掃碼進入小程序,看到了好多個景點、特產,還有在我們看來很現代化的‘地球倉’民宿。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漫步在十八洞的青石路上,陳清對十八洞的數字建設頻頻點贊。在來到十八洞村的三個小時內,她已經體驗了“一碼游”小程序推薦的多項“玩法”,從梯田到非遺中心,從線下打卡到線上VR觀影,一路暢游,甚至還利用游客中心門口的智慧電桿為手機充了電。“首倡之地,紅色地標。VR已經帶領我們走遍了十八洞村。”陳清說道。
5G智能燈桿上,游客的手機正在無線充電。胡杏子攝
振興“上分”,打造村級樣本貢獻中國“智”慧
“最近,村BA爆火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鄉村建設成果。實際上,著眼世界,著眼湖南,首倡地的‘華麗轉身’,亦是在為鄉村振興不斷‘上分’。”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無論是通信基礎設施的蝶變,還是鄉村數字平臺的完善,都是數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不斷“進階”。
2022年,十八洞村多次與全國各地以及委內瑞拉等國家、地區在“云端”上分享、交流減貧致富經驗。在這座嵌在山脊上的苗寨,村民變網紅、“數字”變“數智”、“流量”變“銷量”,“十八洞村數字化樣板”逐漸成型并不斷拓展,順著飛躍山脊的“云上信息路”,走出大山,通向世界。
當數字化的春風吹到了田間地頭,“云端高速”破云來,“振興之花”遍地開。十八洞村的信息化建設既是樣板,也是縮影,折射著中國電信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智”探索之路。
目前,除了助力十八洞村所在的花垣縣打造了228個村級數字鄉村平臺、3個鎮級鄉村平臺,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在湖南建設的數字鄉村已超1.5萬個,并實現5G在鄉鎮和熱點農村的全覆蓋,99%行政村光網全覆蓋,超3萬個小區成為千兆小區,為助力湖南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夯實了基礎。
電信工作人員為村民上門服務。趙持攝
數字鄉村落地生花,成為了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中國戰略的結合點。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湖南數字鄉村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水平達到4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七。在湖南,中國電信正以全國數字鄉村平臺為底座,以天翼看家、天翼云播、AI為核心產品抓手,通過聚合感知終端、信息化應用等多項能力,為鄉村生產智能化、治理數字化、生活智慧化提供全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為打造高質量數字鄉村輸出樣本,為助力鄉村振興凝聚蓬勃力量。
上午11點58分,施康朝手機屏幕后的網友揮手示意,準備下播。從梨子寨的最高處俯瞰現在的十八洞村,他說:“對于十八洞村而言,每一天都是新起點。”
可以預見的是,數字春風之下,三湘大地亦是。
(胡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