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來自江西吉安的500名學員結束韶山參觀學習之旅,滿載而歸。學員們表示,在兩天一晚的學習期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澤東同志出生、成長、學習經歷,此趟來韶山不虛此行。
4月19日,該批學員乘坐“井岡山至韶山紅色專列”抵達韶山,標志著“兩山”紅色專列首次實現客源互通、雙向引流。
從“紅色搖籃”到偉人故里,紅色專列讓湘贛兩地再續紅色情緣。
重整出發,紅色專列驅動湘贛兩地“雙向奔赴”
2021年6月18日,“韶山至井岡山”紅色專列開通運營。全長346.2公里的鐵路專線,將韶山、湘潭、株洲、醴陵、攸縣、茶陵、炎陵、龍市、井岡山等9個站點串珠成鏈,宛如一條流動在羅霄山脈深處的“紅色大動脈”。
過去兩年,疫情形勢反反復復,紅色專列走走停停。“2021年,‘兩山’紅色專列共發車15趟,載客6300余人。2022年,僅發車3趟,載客人數驟降至500余人。”作為“兩山”紅色專列運營負責人之一,湘潭紅色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俊說,“兩山”紅色專列雖在湘贛兩地打響了品牌,但全國市場還有待升溫。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韶山迎來旅游“開門紅”。今年一季度,韶山接待游客457.77萬人次,同比增長89.16%,恢復“兩山”紅色專列運營正當其時。
付俊介紹,前兩年,專列僅有湘潭、韶山至井岡山單邊發客。去年底,經與吉安市文旅部門、旅游機構以及鐵路部門多輪協商后達成協議,兩地實現了客源互通、雙向引流。
乘坐“兩山”紅色專列,打造“移動紅色課堂”。湘潭紅色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組織游客在列車上開展系列學習活動,包括重溫入黨誓詞、黨史學習教育宣講等6門課程。
奔向“詩和遠方”,接受紅色文化洗禮。重新恢復運營的“兩山”紅色專列將驅動湘贛兩地人、財、物等資源“雙向奔赴”。
更新迭代,傳統“紅色品牌”煥發新活力
“兩山”鐵路不僅是連接湘贛的友誼之橋,更是聯通世界,展示韶山紅色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紅色通道”。
在韶山247平方公里的紅色熱土上,星羅棋布著42處紅色旅游景點(資源),坐擁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整座城市宛如“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紅色研培優勢,是新時代韶山面臨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該市出臺推動韶山紅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韶山市紅色教育發展領導小組,投入近1億元,改造提質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韶山烈士陵園等28處現場教學點。看一臺革命歷史大劇、玩一場真人CS、干一場田間農活……連日來,來韶研學的中小學生人數迎來“井噴”,一季度接待研學團隊10萬余人次。
韶山紅色研學何以“常紅”?
“在研學線路和產品開發上,韶山在‘一居一館一廣場’傳統模式上‘做加法’,朝著多元性、互動性、實踐性強的目標,不斷自我更新、迭代升級。”韶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全新打造的“紅色初心”“求學求索”“緬懷偉人”等5條專題研學線路,將韶山軍博園、《最憶韶山沖》演出、中國(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等特色旅游資源納入其中,開發近200套相關課程,適用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或者商業
(蔣睿)